首页 理论教育 凸轮表面疲劳磨损失效实验

凸轮表面疲劳磨损失效实验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难看出,凸轮表面在高频接触应力作用下,产生麻点及发生较大面积的表层剥落,这些剥落坑中多有显微裂纹的萌生,这些微细裂纹将沿硬度较小的区域逐渐扩展,从而使凸轮表面发生疲劳失效。当表面马氏体硬化层在较高的接触应力作用下发生疲劳剥落后,母体就会因为微细裂纹沿晶粒边界的扩展而很快发生进一步的疲劳损伤。凸轮的严重剥落部位均出现在工作面凸起区域的同一侧,这是由于该区域在使用过程中承受的接触应力最大的缘故。

凸轮表面疲劳磨损失效实验

在台架试验中,所用磨损试验机的主要技术参数为:试验凸轮转速500~1000r/min,负荷≤3450N,润滑油温≤120℃,润滑油量0~10L/min,最大挺柱直径为ϕ35mm。按照前面所述的试验规范进行试验,每隔500h对凸轮不同转角上的累积磨损量进行1次测量,其测量结果如表7-6所示。由表7-6可做出凸轮不同转角对应几个危险点的磨损深度曲线图,并与相应的磨损模拟曲线比较,如图7-20所示。由图中可以看出,所研究点的磨损实验和模拟结果非常吻合,且这些点的磨损是经历了磨合阶段之后处于正常状态下的磨损,其磨损曲线与正常的磨损曲线相似。

978-7-111-36954-7-Chapter07-42.jpg

图7-18 凸轮等效应力云纹图及危险点接触应力时程曲线

a)凸轮等效应力云纹图 b)危险点接触应力时程曲线

978-7-111-36954-7-Chapter07-43.jpg

图7-19 磨损量与转角的关系

7-6 凸轮不同转角上的磨损量测量结果 (单位:mm)

978-7-111-36954-7-Chapter07-44.jpg

978-7-111-36954-7-Chapter07-45.jpg(www.xing528.com)

图7-20 磨损量与时间的关系

978-7-111-36954-7-Chapter07-46.jpg

图7-21 凸轮表面显微组织

失效凸轮的表面典型形貌如图7-12所示。不难看出,凸轮表面在高频接触应力作用下,产生麻点及发生较大面积的表层剥落,这些剥落坑中多有显微裂纹的萌生,这些微细裂纹将沿硬度较小的区域逐渐扩展,从而使凸轮表面发生疲劳失效。凸轮表面微观组织及表面硬度分布分别如图7-21和图7-22所示。从图7-21可以看出,原材质为45钢的凸轮,表面经中频淬火、回火处理后,表面层组织为针状马氏体、托氏体以及大块未熔铁素体,同时可看到有少量微孔,无明显冶金缺陷。由图7-22,凸轮表面硬度虽高于心部硬度,但最高只有50.1HRC,且有效硬化层厚度较小,约为0.70mm。当表面马氏体硬化层在较高的接触应力作用下发生疲劳剥落后,母体就会因为微细裂纹沿晶粒边界的扩展(图7-23)而很快发生进一步的疲劳损伤。凸轮的严重剥落部位均出现在工作面凸起区域的同一侧,这是由于该区域在使用过程中承受的接触应力最大的缘故。

978-7-111-36954-7-Chapter07-47.jpg

图7-22 失效凸轮硬化层分布曲线

978-7-111-36954-7-Chapter07-48.jpg

图7-23 凸轮表面裂纹沿晶界扩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