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制设备实施管理指南

自制设备实施管理指南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制设备的管理程序与分工①使用或工艺部门根据生产发展提出自制设备申请。⑩制造完成后由检查部门按设计任务书规定的项目进行检查鉴定。自制设备的委托设计与制造管理不具备能力的企业可以委托外单位设计制造。经设备部门核查,资料与实物相符,并符合固定资产标准者,方可转入企业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否则,不能转入固定资产。

自制设备实施管理指南

(1)自制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自制设备的工作是在企业设备规划决策基础上进行的。 其管理工作包括编制设备设计任务书、设计方案审查、试制、鉴定、质量管理、资料归档、费用核算和验收移交等。

①编制设计任务书。 设备的设计任务书是指导、监督设计制造过程和自制设备验收的主要依据。 设计任务书明确规定各项技术指标、费用概算、验收标准及完成日期。

②设计方案审查。 设计方案包括全部技术文件:设计计算书、设计图纸、使用维修说明书、验收标准、易损件图纸和关键部件的工艺等。 设计方案需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可行性论证,从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③编制计划与费用预算表。

④制造质量检查。

⑤设备安装与试车

⑥验收移交,并转入固定资产。

⑦技术资料归档。

⑧总结评价。

⑨使用信息反馈。 为改进设计和修理改造提供资料与数据。

(2)自制设备的管理程序与分工

①使用或工艺部门根据生产发展提出自制设备申请。

②设备部门、技术部门组织相关论证,重大项目由企业领导直接决策。

③企业主管领导研究决策后批转主管部门(总工程师室、技改办或设备管理部门)立项,确定设计、制造部门。

④主管部门组织使用单位、工艺部门研究编制设计任务书,下达工作安排。

⑤设计部门提出设计方案及全部图纸资料。(www.xing528.com)

⑥设计方案审查一般实行分级管理:价格在5 000 元以下的,由设计单位报主管部门转计划和财务部门;价格在5 000 ~10 000 元的,由设计单位提出,主管部门主持,设备、使用(含维修)、工艺、财务和制造等部门参加审查后报主管厂领导批准;价格在10 000 元以上的,由企业主管领导或总工程师组织各有关部门进行审查。

⑦设计或制造单位负责编制工艺、工装检具等技术工作。

⑧劳动部门核定工时定额,生产部门安排制造计划。

⑨制造单位组织制造,设计部门应派设计人员现场服务,处理制造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⑩制造完成后由检查部门按设计任务书规定的项目进行检查鉴定。

(3)自制设备的委托设计与制造管理

不具备能力的企业可以委托外单位设计制造。 一般工作程序如下:

①调查研究。 选择设计制造能力强、信誉好、价格合理、对用户负责的承制单位。 大型设备可采用招标的方法。

②提供该设备所要加工的产品图纸或实物,提出工艺、技术、精度、效率及对产品保密等方面的要求,商定设计制造价格。

③签订设计制造合同。 合同中应明确规定设计制造标准、质量要求、完工日期、制造价格及违约责任,并应经本单位审计法律部门(人员)审定。

④设计工作完成后,组织本单位设备管理、技术、维修、使用人员对设计方案图纸资料进行审查,提出修改意见。

⑤制造过程中,可派人员到承制单位进行监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制造过程中的问题,保证设备制造质量。

⑥造价高的大型或成套设备应实行监理制。

(4)自制设备的验收

自制设备设计、制造的重要环节是质量鉴定和验收工作。 企业有关部门参加的自制设备鉴定验收会议,应根据设计任务书和图纸要求所规定的验收标准,对自制设备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鉴定和评价。 验收合格,由质量检查部门发给合格证,准许使用部门进行安装试用。经半年的生产验证,能稳定达到产品工艺要求,设计、制造部门将修改后的完整的技术资料(包括装配图零件图、基础图、传动图、电气系统图、润滑系统图、检查标准、说明书、易损件及附件清单、设计数据和文件、质量检验证书、制造过程中的技术文件、图纸修改等文件凭证、工艺试验资料以及制造费用结算成本等)移交给设备部门。 经设备部门核查,资料与实物相符,并符合固定资产标准者,方可转入企业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否则,不能转入固定资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