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仙岩工夫:探寻仙人所发掘的秘密

仙岩工夫:探寻仙人所发掘的秘密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一天,一个白发老翁看到锦屏村的山上生长有茶树,并认出是茶中佳品。因其制作工艺不断改进,越来越精细,颇费工夫,人们把仙岩茶叫“政和工夫”,一直沿用至今。仙岩茶王政和工夫与国内其他红茶一样,市场随政治风云起伏而兴衰。新中国成立后,政和工夫逐步恢复发展到年产数百吨。1970年福建省实行红改绿,政和工夫仅产50吨;1980年后基本停产。

仙岩工夫:探寻仙人所发掘的秘密

南宋以前,当地群众不知道茶为何物。南宋(1127—1279年)以后,锦屏村开采银矿,客贾云集。有一天,一个白发老翁看到锦屏村的山上生长有茶树,并认出是茶中佳品。他入村向一范姓人家讨茶喝,但范氏捧出的是白开水。白发老翁原以为是主人刻薄,到后来才知道村中百姓不知茶为何物。老翁带范姓主人到村前一条岩石沟中,教他认识茶叶,并教他采摘和初制。范氏泡饮之后,感觉芳香扑鼻,入口回甘,饮后神清气爽。于是,村民互相转告,将山上岩石缝中的茶叶广为移植栽培。因白发老翁不辞而别,飘然而去,村民疑为仙人指点,就把产茶的高山命名为仙岩山,把用仙岩山上茶叶制作的茶称作仙岩茶。因其制作工艺不断改进,越来越精细,颇费工夫,人们把仙岩茶叫“政和工夫”,一直沿用至今。

仙岩茶王(www.xing528.com)

政和工夫与国内其他红茶一样,市场随政治风云起伏而兴衰。《茶 叶通 史》载:“咸 丰年 间(1851—1861年),福 建 政 和 有100多家制茶厂,雇佣工人多至千计;同治年间(1862—1874年),有数十家私营制茶厂,出茶多至万余箱。 ” 19世纪中叶年产量达500多吨,至1949年降至50多吨。新中国成立后,政和工夫逐步恢复发展到年产数百吨。1970年福建省实行红改绿,政和工夫仅产50吨;1980年后基本停产。在西方人啧啧称赞中国红茶的时候,政和工夫却在欧洲市场绝迹了,告别了辉煌100多年的茶叶舞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