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阳辐射能及其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能及其影响因素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电磁波和粒子流传递能量。到达地面的这部分称为散射太阳辐射。除太阳本身的变化外,天文辐射能量主要决定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角和昼长。地球上接受到的太阳辐射的强弱与日地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太阳辐射能及其影响因素

太阳宇宙空间发射电磁波和粒子流传递能量。太阳辐射是地球表层能量的主要来源。但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仅为太阳向宇宙空间放射的总辐射能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辐射能的单位是J或MJ。表征到达地球大气层顶部的太阳幅射量的数值,定义为地球位于日地平均距离处,地球大气层上界垂直于太阳辐射束平面的单位面积(1m2)、单位时间(1s,1W=1J/s)内,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的全谱总能量,其值为1367W/m2。这是1981年10月世界气象组织(WMO)通过的最新数值。

1.太阳辐射光谱 太阳发射的电磁幅射在大气上界随波长的分布,称为太阳光谱。太阳光谱的范围几乎涵盖了整个电磁波谱。电磁波用波长、频率来表征。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光谱的99%以上波长在0.15~4.0μm。分布情况大致如下:

1)50%的太阳辐射能量在可见光谱区,波长为0.4~0.76μm。

2)43%在红外线光谱区(﹥0.76μm)。

3)7%在紫外线光谱区,波长为0.76μm。

4)最大能量在波长0.475μm处。

由于太阳辐射波长较地面和大气辐射波长(约3~120μm)小得多,即集中于短波波段(0.22~1μm),所以通常又称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称地面和大气辐射为长波辐射。

2.辐射类别 太阳活动和日地距离的变化等,会引起地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太阳辐射通过大气,一部分到达地面,称为直接太阳辐射;另一部分为大气的分子、大气中的微尘、水气等吸收、散射和反射。被散射的太阳辐射一部分返回宇宙空间,另一部分到达地面。到达地面的这部分称为散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散射太阳辐射和直接太阳辐射之和,称为总辐射。

3.辐射量 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后,其强度和光谱能量分布都发生变化。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比大气上界小得多,在太阳光谱上能量分布在紫外线光谱区几乎绝迹,在可见光谱区减少至40%,而在红外线光谱区增至60%。在地球大气上界,北半球夏至时,日辐射总量最大,从极地到赤道分布比较均匀;冬至时,北半球日辐射总量最小,极圈内为零,南北差异最大。南半球情况相反。春分秋分时,日辐射总量的分布与纬度的余弦成正比。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内日辐射总量有两次最大,年变化小。纬度越高,日辐射总量变化越大。到达地表的全球年辐射总量的分布基本上成带状,只有在低纬度地区受到破坏。在赤道地区,由于多云,年辐射总量不是最高。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特别是在大陆荒漠地区,年辐射总量较大,最大值在非洲东北部。辐射量变化原因有地球的天文位置、大气吸收等。(www.xing528.com)

(1)地球的天文位置。太阳辐射在大气上界的分布是由地球的天文位置决定的,称此为天文辐射。由天文辐射决定的气候称为天文气候。天文气候反映了全球气候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的基本轮廓。太阳辐射随季节变化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了四季。除太阳本身的变化外,天文辐射能量主要决定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角和昼长。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为椭圆形,太阳位于两个焦点中的一个焦点上。因此,日地距离时刻在变化。每年1月2日至5日经过近日点,7月3日至4日经过远日点。地球上接受到的太阳辐射的强弱与日地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角,它有日变化和年变化。太阳高度角大则太阳辐射强。白昼长度指从日出到日落之间的时间长度。赤道上四季白昼长度均为12h,赤道以外昼长四季有变化,23.5°纬度的春、秋分日昼长12h,夏至和冬至日昼长分别为14h51min和9h09min,到纬度66°33′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节时间正好相反。

天文辐射的时空变化特点是:①全年以赤道获得的辐射最多,极地最少。这种热量不均匀分布,必然导致地表各纬度的气温产生差异,在地球表面出现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②天文辐射夏季大冬季小,它导致夏季温高冬季温低。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还包括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散射和反射。散射是太阳电磁波与大气中物质(气、液、固)内的电子发生相互作用,电磁波的电场使大气中物质中的电子受到加速。这些加速的电子沿不同方向也幅射出电磁波,使原太阳电磁波有所减弱,其减少的能量分布到其他方向上去了。散射与吸收不同,它不会把辐射能转变为粒子热运动的动能,而仅仅改变辐射的方向,使直射光变为漫射光。地球外面包裹着的空气是由很多的微粒组成。其中99%是氮气和氧气,其余则是别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惰性气体等)、小水滴,以及来源于工厂的粉尘、风中的扬沙、火山爆发的岩灰等漂浮微粒。但是空气的成分并不是固定的,这依赖于所在的位置、天气和其他的不固定因素(如森林、海洋及火山爆发和污染的严重与否)。光是能量以电磁波传播的一种方式,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万km/s。光和其他波(比如声波)的区别,是它具有波粒二象性。这是因为光是由一种无质量的粒子———光子组成,所以光不但具有波的特性,还有粒子的特性。光传递能量的大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而光的频率正好决定其颜色。人的眼睛只能看到其中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称之为可见光。频率过高(紫外线)和过低(红外线)的光线,人的眼睛都看不见。对于太阳光,牛顿首先用三棱镜发现其中包含着赤、橙、黄、绿、蓝、靛和紫七种颜色。在七种不同的光中,红光波长最长(频率最低),紫光波长最短(频率最高)。人的肉眼所看到的是它们的混合结果。除非有外界干扰,光都是以直线传播的。当光在空气中传播时,不可避免要遇到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和其他微粒。这些微粒对光有吸收、反射和散射等物理作用。正是这些物理作用,使得晴日里天空成为蔚蓝色。正确解释天空为什么是蓝色始于1859年。科学家泰多尔首先发现蓝光要比红光散射强得多,这就是“泰多尔效应”。几年之后,科学家瑞利更详细地研究了这种现象,他发现散射强度与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后来,更多科学家称这种现象为“瑞利散射”。瑞利散射很容易通过下面一个小实验来验证:用一个盛满水的水杯,然后往水杯中滴入几滴牛奶,用手电筒做光源,从水杯的一侧照射,从水杯的另一侧看到的是红光,而从垂直于光线的方向看到的却是蓝色(在黑暗处效果更明显)。

人们所看到的蓝天,是因为空气分子和其他微粒对入射的太阳光进行选择性散射的结果。散射强度与微粒的大小有关。当微粒的直径小于可见光波长时,散射强度和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不同波长的光被散射的比例不同,此亦成为选择性散射。当太阳光进入大气后,空气分子和微粒(尘埃、水滴、冰晶等)会将太阳光向四周散射。组成太阳光的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光中,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波长比较长的红光透射性最大,大部分能够直接透过大气中的微粒射向地面。波长较短的蓝、靛、紫等色光,很容易被大气中的微粒散射。以入射的太阳光中的蓝光(波长为0.425μm)和红光(波长为0.650μm)为例,当光穿过大气层时,被空气微粒散射的蓝光约比红光多5.5倍。因此晴天天空是蔚蓝的。但是,当空中有雾或薄云存在时,因为水滴的直径比可见光波长大得多,选择性散射的效应不再存在,不同波长的光将一视同仁地被散射,所以天空呈现白茫茫的颜色。

如果说短波长的光散射得更强,为什么天空不是紫色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空气分子对紫色光的吸收比较强,所以观测到的太阳光中的紫色光较少。但并不是绝对没有,在雨后彩虹中就很容易观察到紫色的光。另外一个原因和人的眼睛有关。眼睛中有三种类型的接收器,分别称之为红、绿和蓝锥体,它们只对相应的颜色敏感。当它们受到外界的光刺激时,视觉系统会根据不同接受器受到刺激的强弱重建这些光的颜色,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物体的颜色。事实上,红色锥体和绿色锥体对蓝色和紫色的刺激也有反映,红锥体和绿锥体同时接受到阳光的刺激,此时蓝锥体接收到蓝光的刺激较强,最后它们联合的结果是蓝色的,而不是紫色的。

(2)大气吸收。太阳辐射经过整层大气时,0.29μm以下的紫外线几乎全部被吸收。在可见光区大气吸收很少,在红外区有很强的吸收带。大气中吸收太阳辐射的物质主要有氧、臭氧、水气和液态水,其次有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和尘埃等。大气中含有21%的氧。氧吸收波长小于0.2μm的紫外线,在0.155μm处吸收最强,所以在地面上几乎观察不到0.2μm以下的太阳辐射。臭氧主要存在于10~40km的高层大气中,在20~25km处密度较大,低层大气中几乎没有。臭氧主要有两个吸收带:一个是0.2~0.32μm的强吸收带;另一个是在可见光0.6μm处,虽然吸收因数不大,但恰好在辐射最强区,所以臭氧的吸收量占总幅射量的2.1%左右。水气是太阳辐射的主要吸收介质,吸收带在红外及可见光区,太阳高度角很低时,水气吸收量占总幅射量的20%左右。尘埃的吸收作用通常很小。

云层能强烈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同时还强烈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云的平均反射率为0.50~0.55。经过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称为太阳总辐射。就全球平均而言,太阳总辐射只占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45%。总辐射量随纬度升高而减小,随高度升高而增大。一天内中午前后最大,夜间为0;一年内夏季大冬季小。

当太阳辐射能以平行光的形式穿过大气层射向地球的过程中,遇到空气分子、尘埃、云雾等的阻挡而改变方向,构成散射,其中一部分被反送出大气层而无法到达地球表面。散射随天气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高度角、海拔高度,不同的云量、云状和大气透明度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散射,云状的影响最大,乌云密布时的散射要比万里无云时的散射大两倍左右。大气散射的波长范围集中在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可见光区内,因此,散射是太阳辐射能减弱的重要原因。大气的反射主要是云层的反射,它随着云量、云状与云厚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云量、云形、云高对太阳幅射的影响相差很大,很难用一种方法来计算。地球表面的不同物质由于吸收太阳的幅射,不断积累热能,逐渐增温,同时也以辐射的形式向外散发热能。积雪对太阳的幅射反射率较高,很少吸收;而对来自大气层的长波辐射几乎全部吸收,同时也向外辐射长波。大气层对于来自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几乎全部吸收并转变为大气层本身的热能,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其中一部分又投回地球表面。投回地球表面的大气长波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具有使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通过,使其到达地球表面,同时又使地表面的长波辐射不致逸出大气层,而以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的能力,起到给地球保温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