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熟制氧技术:优化呼吸环境的利器

成熟制氧技术:优化呼吸环境的利器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已经达到大流量的应用规模,属于成熟制氧技术。目前制氧工艺按《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执行。图4-1深冷富氧技术的演化进程[4]2)分子筛制氧法(吸附法)分子筛制氧一般采用沸石分子筛加压吸附变压解吸方法,利用氮分子大于氧分子的特性,使用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分离出来。沸石分子筛活化后,水分子被除去,余下的原子形成笼形结构,孔径为3~10。

成熟制氧技术:优化呼吸环境的利器

在空分技术的应用中,空气深度冷冻技术(深冷法)与分子筛制氧法(吸附法)应用最多。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已经达到大流量的应用规模,属于成熟制氧技术。

1)空气深度冷冻技术

空气深度冷冻法(air separation unit,ASU)的工艺流程如下:空气在低温加压条件下相变为液态(<150 K);然后蒸发,利用液态氮/氧(常压下沸点为-196℃/-183℃)沸点不同,分离出高纯度氮气和氧气并储存或直接应用。其工艺经历了许多改进优化过程(见图4-1)。目前制氧工艺按《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GB16912—2008)》执行。

图4-1 深冷富氧技术的演化进程[4]

2)分子筛制氧法(吸附法)(www.xing528.com)

分子筛制氧一般采用沸石分子筛加压吸附变压解吸(pressure swing absorb,PSA)方法,利用氮分子大于氧分子的特性,使用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分离出来。工艺过程中采用两只吸附塔分别进行相同的循环过程,从而实现连续供气。

20世纪50年代是沸石材料应用的开发期,开发的主要沸石有A型、X型沸石,以及Y型沸石,特别是Y型沸石的人工合成及其在催化裂解上的应用是开发的重点。

沸石分子筛的研究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ZSM-5的合成,80年代AIPO4-n系列分子筛的合成,90年代M41S介孔类分子筛的合成。

沸石分子筛指具有分子筛作用的天然及人工合成的晶态硅铝酸盐,是一种无机晶体材料,其化学通式为:Mx/m[(AlO2x·(SiO2y]·z H2O。(M代表阳离子,m表示其价态数,z表示水合数,x和y是整数)。沸石分子筛活化后,水分子被除去,余下的原子形成笼形结构,孔径为3~10Å。它具有规整的孔道结构、较强的酸性和高的水热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吸附和离子交换领域中。分子筛晶体中有许多一定大小的空穴,空穴之间由许多同直径的孔(也称“窗口”)相连。由于分子筛能将比其孔径小的分子吸附到空穴内部,而把比其孔径大的分子排斥在空穴外,起到筛分分子的作用,故得名分子筛。这两种制氧法应用广泛,技术相当成熟,可参阅有关文献,本书不再赘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