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手针工艺- 基础技法和应用的解析

手针工艺- 基础技法和应用的解析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手针工艺是服装缝纫工艺的基础工艺,主要是使用布、线、针及其他材料和工具通过操作者的手进行操作的工艺。手针工艺是服装加工中的一项基本功,特别在缝制毛呢或丝绸服装的装饰点缀时,手针工艺更是不可缺少的辅助工艺技法。(一)短绗针短绗针是指将针由右向左,间隔一定距离构成针迹,依次向前运针,用于手工缝纫和装饰点缀。

手针工艺- 基础技法和应用的解析

手针工艺是服装缝纫工艺的基础工艺,主要是使用布、线、针及其他材料和工具通过操作者的手进行操作的工艺。

一、工具

常用手针工具主要有下列几种。

(一)手缝针

手缝针是最简单的缝纫工具。针号随衣料的厚薄、质地及用线的粗细而决定(表2-1-1)。

表2-1-1 手针号码与缝线粗细关系表

(二)顶针

顶针又名针箍,用于保护手指在缝纫中免受刺伤。有帽式与箍式之分。

(三)剪刀

剪刀有裁剪刀、缝纫小剪刀、刺绣剪刀等几类。裁剪刀与缝纫小剪刀要求尖部合口锋利,刺绣剪刀要求细长而翘起。

(四)绷架

绷架有圆绷与方绷之分。圆绷用竹材制成,有固定式与可调节式两种,直径为12cm、20cm、30cm等,适用于小件的刺绣;方绷用木材制成,大小约为40cm×70cm,可调节,用于绣大件的绣品。

二、针法

手工缝纫是一项传统的工艺,能代替缝纫机尚不能完成的技能,具有灵活方便的特点。手针工艺是服装加工中的一项基本功,特别在缝制毛呢或丝绸服装的装饰点缀时,手针工艺更是不可缺少的辅助工艺技法。

手针缝纫有多种针法,按缝制方法可分为平针、回针、斜针等;按线迹形状可分为三角针、旋针、竹节针、十字针等;按刺绣图案可分为平绣、缎绣、双面绣等。

三、技法

技法是在针法的基础上,运用熟练的技术和技巧。具体表现在运针时上下针的均匀程度、针迹间隔距离、线迹的粗细、绣线缠绕方向,由此而产生线迹的纹样。

(一)短绗针

短绗针是指将针由右向左,间隔一定距离构成针迹,依次向前运针,用于手工缝纫和装饰点缀(图2-1-1)。

图2-1-1 短绗针

(二)长短绗针

面料上为长绗针迹,底料上为短绗针迹,一般用于敷衬、打线丁(图2-1-2)。

(三)回针

面料正面的线迹平行连续,有时为斜形。针迹前后衔接,外观与缝纫机线迹相似。用于加固某部位的缝纫牢度(图2-1-3)。

图2-1-2 长短绗针

图2-1-3 回针

(四)扎针

扎针亦称斜针。线迹为斜形,针法可进可退。主要用于部件边沿部位的固定(图2-1-4)。

(五)纳针

纳针的线迹为八字形,上下面料缝合后形成弯曲状,底针针迹不能过分显见。主要用于纳驳头(图2-1-5)。

(六)暗针

暗针亦称拱针。用于止口无缉线的毛呢服装衣身、挂面、衬料三者的固定。表面尽量不显现线迹(图2-1-6)。

图2-1-4 扎针

图2-1-5 纳针(www.xing528.com)

图2-1-6 暗针

(七)缲针

缲针的针法有三种。第一种是由右向左、由内向外缲,每针间隔0.2cm,针迹为斜扁形[图2-1-7(a)];第二种为由右向左、由内向外竖直缲,缝线隐藏于贴边的夹层中间,每针间隔0.3cm[图2-1-7(b)];第三种为针迹由右向左,每针间隔0.5cm,线迹稍松弛[图2-1-7(c)]。

图2-1-7 缲针

(八)三角针

三角针亦称花绷针。针法为内外交叉、自左向右倒退,将布料依次用平针绷牢,要求正面不露针迹,缝线不宜过紧。常用于衣服贴边处的缝合(图2-1-8)。

(九)套结针

套结的作用是加固服装开口的封口处。针法与锁扣眼针法相同。操作时需先在封口处用双线来回作衬线,然后在衬线上用锁眼方法锁缝。针距要求整齐,且缝线必须缝住衬线下面的布料(图2-1-9)。

图2-1-8 三角针

图2-1-9 套结针

(十)拉线襻

拉线襻的操作方法分为套、钩、拉、放、收五个步骤。常用于纽襻及连接里料与面料(图2-1-10)。

图2-1-10 拉线襻

(十一)锁纽孔

图2-1-11 圆头锁孔

纽孔在外观上分方头和圆头两种;功能上有实用与装饰之分;加工方法上有手工缝锁和机器缝锁之分。一般以单股用线为佳,有时根据衣料厚度可用两股缝线合并缝锁。图2-1-11和图2-1-12所示分别为圆头锁孔和方头锁孔。圆头锁孔即在纽孔前端锁成圆孔状,圆孔大小等于纽脚粗细。方头锁孔的针法与圆头锁孔一样,其最大区别是可省略衬线和无纽脚孔。圆头纽孔常用于毛呢及较厚的化纤面料服装上,方头纽孔常用于内衣及一般厚度的外衣上。

图2-1-12 方头锁孔

(十二)钉纽扣

图2-1-13 钉纽扣

纽扣的种类按材料可分为纸板、胶木、木质、电木、塑料有机玻璃、金属、骨质等;在式样上有圆形、方形、菱形等各种造型;在与衣服的关系上可分为有眼和无眼两种。钉缝的纽扣有实用扣和装饰扣两种功能形式。实用扣要与纽孔相吻合。钉纽扣时,底线要放出适当松量,作缠绕纽脚用。线脚的高矮要根据衣料的厚薄来决定(图2-1-13)。钉缝装饰纽扣时线要拉紧钉牢。

有时用衬布、衬扣来加强纽扣和缝钉的牢度。衬布又称垫布,衬扣又称支力扣或垫扣。一般衬布用在单薄的衣片上,衬扣用在厚重的衣片上(图2-1-14)。

四孔纽扣的穿线方法有平行、交叉、方形三种(图2-1-15)。

图2-1-14 衬布和衬扣

图2-1-15 四孔纽扣

(十三)包扣

包扣是将布按纽扣直径的2倍剪成圆形,用双线在其边沿均匀拱缝一周,塞进纽扣或其他硬质材料后将线均匀抽拢、固定。有时为了点缀,可在布上作装饰针法。包扣在服装上既有实用功能,又起点缀作用(图2-1-16)。

图2-1-16 包扣

(十四)钉揿扣

揿扣又称按扣、子母扣,它较纽扣、拉链穿脱方便,且较隐蔽。其大小与颜色可随衣料而定。凸形揿扣缝钉在上衣片挂面上,然后在下衣片上作标记后缝钉凹形揿扣。缝钉针法与锁纽孔针法相同(图2-1-17)。

(十五)钉钩扣

钩扣的大小、形状种类较多,要根据使用的位置与功能进行选择。衣领上用风纪扣、腰带上用裤钩。缝钉时,钩的一侧要缩进,扣的一侧要放出,钩好后使衣片之间无空隙(图2-1-18)。

图2-1-17 钉揿扣

图2-1-18 钉钩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