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缝口强度的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缝口强度的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块试样的测定值的平均值即为此缝口的强度。(二)面料破损型此种形式的缝口破坏发生在用高强度的缝纫线缝合强度比较低的面料时。(六)线迹密度线迹密度与缝口强度有密切关系。但是三线包缝线迹具有较大的伸缩性,当沿着缝口方向受到拉力时,不易发生断裂,使缝口具有较大的强度,因此也较多被采用。

缝口强度的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件服装是由若干衣片组合而成的,衣片与衣片相互结合的部位称为缝口。服装缝制质量的好坏,集中表现在缝口的性能上,而缝口强度是缝口性能中最为重要的。

一、缝口强度的定义和测定

所谓缝口强度,是指缝口的牢固强度。在服装穿用过程中,缝口处总会受到各种拉力。缝口所能经受的最大拉力就是缝口的强度。除特殊规定外,缝口强度一般指垂直于缝口的作用力。

缝口强度可以利用织物拉伸强力机,参照织物断裂强度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因为缝口强度与缝口的长度有关,因此测定缝口强度前要确定试样的宽度,一般试样的宽度确定为5cm。缝制试样时,先将面料剪成35cm宽,按规定的缝口条件将两片面料缝合,使缝迹距布边1.25cm,然后将缝好的试样剪成5cm宽。选用中间的五块作为正式试样(图7-2-1),将五块试样分别置于强力机上进行拉伸,测出缝口开始发生断裂时的拉力大小。测试时应注意将试样放平直并使缝口处于两只夹持器的中央部位。五块试样的测定值的平均值即为此缝口的强度。

图7-2-1 制作缝口强度试样(单位:cm)

二、缝口破坏形式

当缝口所受的拉力达到缝口强度时,缝口将遭到破坏。但是,由于缝口的组成情况不同,缝口的破坏形式也有所不同。基本有两种缝口破坏形式。

(一)缝纫线断裂型

此种形式的缝口破坏发生在构成缝口的面料具有较高强度的场合。由于面料的强度较高,而缝纫线的强度相对较小,因此缝口受到拉力作用时,首先被拉断的是缝纫线。伴随缝纫线的断裂,有时可能也会发生面料的破损,但是首先出现的是缝纫线的断裂,或者说缝口的破坏是由缝纫线的断裂所造成的。因此,这种缝口破坏形式为缝纫线断裂。

(二)面料破损型

此种形式的缝口破坏发生在用高强度的缝纫线缝合强度比较低的面料时。在这种场合下,当缝口受到拉力时,缝纫线一般不会被拉断,而是缝口附近的面料被拉破,使缝口遭到破坏,其实际过程是,当缝口受到拉力作用,面料被拉破之前,首先是平行于缝口的纱线(经纱或纬纱)发生位移或者叫作纱线的滑脱,这时缝口附近出现许多裂口,严重影响了衣服的外观。这种情况下缝口已经受到了破坏,因此在缝口的这种破坏形式中,测定缝口强度有两个试验值,一个是缝口附近的纱线开始发生位移,缝口出现裂口时的拉力大小;另一个是缝口处的面料被拉破时的拉力大小。从实用上考虑,前者较为重要。

三、影响缝口强度的因素

缝口强度的大小,受许多因素的互相影响,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缝口的形式

衣片与衣片可以以各种不同的形式组成缝口。缝口的形式不同,其强度也不同。如两衣片缝合时,可以组成等各种形式的缝口。这些缝口的强度因其组成形式不同而各有差异。

(二)线迹的形式

各种线迹具有不同的强度,因此采用不同的线迹进行缝制,缝口的强度受其影响也会不同。如双重锁链线迹(401)的强度大于平缝线迹(301),因此使用双重锁链线迹缝制的缝口具有较大的强度。

(三)面料的性能

面料的性能,特别是面料的强度,是决定缝口强度的基础。如果面料的强度很小,那么无论其他因素如何改善,也难获得强度较大的缝口。而面料的强度又与面料的组织结构和纱线的性质有关。面料的组织密度大小、纱线之间摩擦系数的大小,都会影响缝口的强度。

(四)缝纫线的性能

缝纫线是使衣片构成缝口的纽带。因此,它的性能,特别是它的强力大小是影响缝口强度的重要因素。

通常所指的缝纫线强力,是指缝纫线在顺直的情况下[图7-2-2(a)]所测得的强力。如果图7-2-2(b)中,两根缝线在环套情况下进行强力测试,所得的强力值就称为缝线的环套强力。由于缝线在弯折部位应力集中,因此缝线的环套强力一般小于普通强力。为了测试简便,通常可以如图7-2-2(c)所示那样,测量缝线的结扣强力。缝线的结扣强力一般与环套强力相近似。

图7-2-2 缝线强力测试图

缝纫线经过缝制,在缝口中受到外力作用时大都处于环套状或结扣状,因此影响缝口强度的是缝纫线的环套强度或结扣强度。而且直接影响缝口强度的不是缝纫线环套或结扣强力的平均值大小,而是它们之中最小的强力值。因为缝口的破坏都是从这些强力最小的地方开始的。

可以用以下方法测得缝纫线的最小结扣强力。

将50cm长的缝纫线每隔5cm打一个结,共打10个结。将此缝纫线在强力机上拉伸,此时各个结受到的拉力是相等的,最终缝纫线在最弱的打结处断裂。如此测试10次,找出记录中的最小值,便可以得到100个结中最小的结扣强力。(www.xing528.com)

(五)面料在缝制中的损伤

面料在缝制过程中受到机械的作用,会产生一些损伤。如缝纫机针刺穿面料时往往会将面料中的纱线刺断,因而使面料的强度降低,从而影响缝口的强度。

(六)线迹密度

线迹密度与缝口强度有密切关系。改变线迹密度的大小,会影响缝口强度的大小,这在生产中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在生产中经常通过线迹密度来提高缝口的强度。

四、针织物的缝口强度

除特殊场合外,机织物的缝口强度只需用垂直于缝口的强度来表示。而针织物尤其是纬编织物,由于它本身具有很大的伸缩性,由这种面料构成的缝口,其强度除了表现在承受垂直于缝口的作用力外,还表现在承受沿缝口方向所作用的拉力。当针织物缝口沿线迹方向受到拉力时,将会产生较大的伸长变形。当伸长变形达到缝纫线断裂伸长率时,缝纫线将被拉断,而这时并没有达到针织物本身的断裂伸长,面料仍保持完好。由于缝纫线的断裂,缝口已受到破坏,这种破坏属于缝纫线断裂。对于针织服装,这种破坏形式是经常发生的,因此沿缝口方向的强度比垂直缝口的强度更为重要。这是针织物与机织物在缝制中的不同特点。

针织服装大多为非常合体的内衣,因此要求缝口平展,不能太厚,使人穿着舒适。从这个角度考虑,使用平缝线迹或双重锁链线迹进行缝制比较适宜。而三线包缝线迹缝制效果较厚,不如平缝线迹。但是三线包缝线迹具有较大的伸缩性,当沿着缝口方向受到拉力时,不易发生断裂,使缝口具有较大的强度,因此也较多被采用。

针织物处于缝纫线断裂型时,其缝口强度也可以根据机织物在缝纫线断裂型时的缝口强度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其中只需增加一个系数K,即:

式中:TN——1cm宽缝口的断裂强度,N/cm;

t——缝纫线经缝制后的最小结扣强力,N;

n——线迹密度,针/cm;

K——系数;K可根据所采用的线迹形式而定。平缝线迹K=0.92,双重锁链线迹K=1.12,三线包缝线迹K=0.94。

当针织物缝口沿缝口方向受到拉力,缝纫线开始发生断裂时,缝口的伸长率F可由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n——线迹密度,针/cm;

d——布的厚度,cm;

E——缝纫线的断裂伸长率,%;

f——大于1的系数,根据面料的性质而定。

如n=4针/cm, d=0.09cm, f=1.5,E=10%,则可算出缝口的伸长率F=58%。

五、缝合效率

缝合效率,是指缝口强度与构成缝口的面料本身强度之比。如缝口强度P为193.06N,构成缝口的面料的强度T为245N,则缝合效率Q为:

在服装缝制中,缝合效率可以作为缝口强度的评价标准。根据服装种类、用途、面料性能等条件,应规定出缝口强度的最低标准。这个标准目前一般是按缝合效率85%来确定的,也就是要求缝口的强度应达到面料本身强度的85%左右。表7-2-1所列数据是美国制订的女衬衫的缝口强度,其缝合效率均在这一水平上。

表7-2-1 女衬衫缝口强度标准值

理想的缝口强度是缝纫线与面料受拉力后同时发生断裂,但这很难实现。而且,从实际情况考虑,如果缝口处只是缝纫线断了,衣服还可以重新缝合继续穿用,而如果面料破了,则难以修补,衣服不能再穿。因此,缝制服装时还是控制使缝纫线在面料即将断裂之前发生断裂较为适宜。这样对于棉织物来讲,缝合效率应控制在75%左右。表7-2-2所列数据是日本制订的棉织物缝口强度标准,其缝合效率多在75%左右。

表7-2-2 各种面料的缝合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