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预裂爆破施工中控制钻孔质量的关键技术

预裂爆破施工中控制钻孔质量的关键技术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控制钻孔质量是预裂爆破施工中成败的关键。图4-5预裂孔的示意图爆破参数。主要包括预裂爆破需满足的应力条件、装药密度计算及炮孔间距计算三项公式。表4-10预裂爆破参数经验数据表预裂孔起爆延时。在主爆区需进行多次爆破时,预裂爆破也可事先起爆。严格做好药包、药串加工,装药量、装药结构和堵塞质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这是搞好预裂爆破的重要技术措施。

预裂爆破施工中控制钻孔质量的关键技术

(1)钻孔布置。预裂孔应沿设计开挖边界线布置,炮孔倾斜角度应与设计边坡坡度一致。预裂爆破时,预裂面的超欠挖和不平整度主要取决于钻孔精度,以确保钻孔精度为前提,采用合理的爆破参数即可获得理想的预裂面。控制钻孔质量是预裂爆破施工中成败的关键。预裂孔的放样定位和钻孔施工中角度的控制决定着钻孔质量。

预裂爆破的钻孔直径应与台阶爆破的台阶高度H相匹配,台阶高度H=5~15m时,预裂孔d=60~100mm;当台阶高度H=2~4m时,预裂孔d≤40mm。

预裂爆破孔与主爆区炮孔应符合下列关系:

1)预裂缝形成后,紧靠预裂缝孔外的一排主炮孔,既要将沿抵抗线方向的岩体破碎爆除,又要破碎预裂缝前的岩体,同时不破坏预裂后的岩石面。因此,紧邻预裂面的一排或两排主爆孔,应采用缓冲爆破,即减小抵抗线、减小装药量。缓冲孔应减小孔距、排距(见图4-5)。预裂孔与相邻主炮孔之间的距离宜为主爆孔最小抵抗线的0.3~0.5倍。该距离与主炮孔药包直径及单段最大起爆药量有关,缓冲孔的药量可为主爆孔的1/2~2/3。

2)预裂爆破时,预裂孔轴线端的布孔界限应超出主体爆破区,宜向主体爆破区两侧各延伸L=5~10m,以确保预裂缝的减振效果,预裂孔应有一定的超深(Δh)。

图4-5 预裂孔的示意图

(2)爆破参数。正确选择预裂爆破参数是爆破成功的关键,合理的爆破参数能获得最佳爆破效果,满足工程要求。影响预裂爆破参数选择的因素较多,如钻孔直径、炮孔间距、装药量、装药结构、炸药性能、炸药直径、地质构造、岩石力学强度等。预裂爆破参数选择一般采取理论计算法、经验公式法和工程类比法,但有时误差较大,效果不理想。因此,在全面考虑各影响因素的前提下,以理论计算为依据,以工程类比为参考,通过现场试验综合确定爆破参数。

1)钻孔直径d。钻孔直径根据台阶高度和钻机性能来确定,一般边坡台阶爆破时,预裂孔钻孔直径以80~110mm为宜,当边坡开挖质量要求较高时,钻孔直径宜适当减小。

2)钻孔间距a。预裂爆破的钻孔间距与钻孔直径有关,孔距与孔径之比a=(7~10)d,一般为0.5~1.0m,预裂爆破质量要求高、岩石软弱破碎、裂隙发育者取小值,岩石坚硬完整时取大值。

3)不耦合系数Kd。预裂爆破一般采用不耦合装药,Kd值大时,炸药直径与孔壁之间的间隙大,爆破后对孔壁的破坏小,相反对孔壁的破坏大。一般不耦合系数取Kd=2~4,当Kd≥2时,只要药包不紧贴孔壁,孔壁就不会受到损伤。如果Kd<2时,炮孔孔壁质量很难保证。

4)预裂炮孔的超钻深度Δh。超钻孔深Δh可在0.5~2.0m之间取值,以不留根底和不破坏坡后岩体为原则。钻孔深直径大或岩石坚硬完整时超钻孔深取大值,当钻孔浅直径小或岩石较软弱时超钻孔深取小值。

(3)药量计算。

1)理论计算法。理论计算中多采用苏联A.A.费先柯和B.C.艾里斯托夫提出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预裂爆破需满足的应力条件、装药密度计算及炮孔间距计算三项公式。

预裂爆破应满足的条件:预裂孔同时起爆时,需满足式(4-19)力学方程的要求:

式中 σr——预裂孔壁受到的最大径向压应力,MPa;

   σT——预裂孔连心线上岩体受到的切向最大拉应方,MPa;

   σ——岩石的极限抗压强度,MPa;

   σ——岩石的极限抗拉强度,MPa。

装药密度计算:根据炮孔内冲击应力波的作用理论,在保证孔壁岩体不被压碎的条件下,可求得最佳的装药密度,可按式(4-20)计算:

式中 Δ——最佳装药密度,g/cm3

   σ——岩石的极限抗压强度,kPa;

   Q——炸药的爆热,kJ/kg。

炮孔间距按式(4-21)计算:

式中 a——炮孔间距,cm;

   σ——岩石的极限抗压强度,kPa;

   σ——岩石的极限抗拉强度,kPa;

   μ——岩石的泊松比;(www.xing528.com)

   d——炮孔直径,mm。

2)经验公式计算法。预裂爆破经验计算可按式(4-22)~式(4-25)计算。

预裂爆破线装药密度计算通式(4-22)为:

式中  q线——炮孔的线装药密度,kg/m;

   σ——岩石的极限抗压强度,MPa;

   a——炮孔间距,m;

   d——炮孔直径,mm;

   K、α、β、γ——系数。

以下选取了相关单位推荐的预裂爆破计算经验公式,部分公式中取消了式(4-24)通式中的aβ项。

3)工程类比法。由于预裂爆破装药量的理论计算存在一些参数很难确定的缺陷,因此可以根据已完成类似工程的资料,并结合地形、地质条件、钻孔设备、爆破要求及爆破规模等进行工程类比选择。根据岩性不同,预裂爆破的线装药密度一般为100~700g/m,预裂爆破参数经验数据见表4-10。不同品种的炸药的密度、爆速、爆力、猛度等均有差异,爆破效果也不一样,应根据施工现场实际使用的炸药品种进行必要的换算。

表4-10 预裂爆破参数经验数据表

(4)预裂孔起爆延时。预裂爆破和主体爆破同次起爆时,预裂爆破的炮孔应在主体爆破前起爆,对于软岩宜不少于150ms,硬岩宜不少于75ms,使其在主爆孔起爆前形成预裂缝面。在主爆区需进行多次爆破时,预裂爆破也可事先起爆。预裂孔可采用齐发爆破,也可数孔或单孔毫秒延时起爆,以控制预裂爆破的振动影响。

(5)装药结构与堵塞。

1)装药结构。严格做好药包、药串加工,装药量、装药结构和堵塞质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这是搞好预裂爆破的重要技术措施。预裂爆破常采用不耦合装药,其装药结构见图4-6,分为连续装药、均匀等距离装药和分段装药三种形式。采用分段装药时,底部为加强装药段、中部为正常装药段、顶部为减弱装药段和堵塞段。一般情况下各段与孔深的关系为加强装药段长度L3=0.2L,中部正常装药段长度L2=0.5L,顶部减弱装药和堵塞段L1=0.3L。

图4-6 预裂孔装药结构示意图

1—堵塞段;2—顶部减弱装药段;3—正常装药段;4—底部增强装药段

不管何种装药结构,预裂孔底部0.5~1.5m处均为加强装药段,装药量应比计算线装药密度加强,光面(预裂)炮孔底部加强装药段药量增加见表4-11。

表4-11 光面(预裂)炮孔底部加强装药段药量增加表

注 L1为底部加强装药段长度;qy1为预裂爆破孔加强装药段线装药密度,g/m;qy为预裂爆破孔正常装药段线装药密度,g/m;qg1为光面爆破孔加强装药段线装药密度,g/m;qg为光面爆破孔正常装药段线装药密度,g/m。

2)堵塞。堵塞良好可使炸药的爆炸能量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减少爆破有害效应,堵塞长度和炮孔直径有关,一般取炮孔直径的10~20倍,常为0.6~2.0m,可用砂子、泥土或石粉等材料逐层捣实,确保堵塞质量。

炮孔装药前,应将炮孔内的石渣和积水吹净,无法排干积水的炮孔应有防水措施。应严格按设计药量及装药结构制作药串,将加工好的药串按孔位编号,装药时按药串的编号送入相应的炮孔内。预裂爆破通常采用人工装药,将加工好的药串抬起,慢慢地放到孔内,当药串放到位后,应牢靠固定,再进行孔口堵塞。用竹片条绑扎的药串,放入炮孔内时可使竹片贴靠在保留区的孔壁部位。在炮孔堵塞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好导爆索和雷管脚线。

(6)工程实例。锦屏一级水电站大坝坝高305m,为世界已建最高拱坝。大坝左岸坝基地质条件复杂,坝肩槽最大开挖高度305m,在高程1885.00~1730.00m之间为灰色粉沙质板岩夹变质砂岩,其中在高程1833.00~1798.00m段出露宽度约4.4~6.5m的岩性为深灰色板岩,高程1730.00~1580.00m段地层为三叠系中上统杂谷脑组第二段大理石。边坡中有13条主要断层和11组层间挤压带。岩石卸荷作用强烈,卸荷裂隙发育。

开挖时爆破振动要求严,振动控制标准为:坝基和坝肩槽边坡质点振动速度不大于10m/s,新施工的锚索、锚杆0~3d龄期质点速度不大于1m/s。开挖中,锦屏水电站左岸坝肩预裂爆破主要参数见表4-12。开挖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达到预期效果。

表4-12 锦屏水电站左岸坝肩预裂爆破主要参数表(2号岩石乳化炸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