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外光谱法测定纤维素结晶度优化方案

红外光谱法测定纤维素结晶度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纤维素的结晶度是表征纤维素聚集态形成结晶程度的指标。因此,测定纤维素的结晶度,对于从结构上了解纤维素纤素的性质具有指导意义。测定纤维素结晶度常用的方法有:X射线衍射法、红外法和密度法等。本节介绍红外光谱测定纤维素结晶度的方法。红外光谱法测定纤维素结晶度有3种方法:重氢取代法Mamn和Marrinm提出重氢取代法。这种方法测定精度高,可与X射线衍射法相比拟。

红外光谱法测定纤维素结晶度优化方案

对纤维素大分子的聚集状态(即所谓纤维素的超分子结构)的研究认为,纤维素是由结晶区和无定形区交错联结而成的。在结晶区内,纤维素链分子的排列比较整齐,有规则;而在无定形区,纤维素链分子的排列不整齐,规则性较差,结合较松弛。而且从结晶区到无定形区是逐步过渡的,并无明显界限。

纤维素的结晶度是表征纤维素聚集态形成结晶程度的指标。纤维素的结晶度是指纤维素构成的结晶区占纤维素整体的百分数:

纤维素的结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质。一般来说,随着结晶度的增加,纤维的抗张强度、硬度、相对密度及尺寸稳定性等均随之增加,而伸长率吸湿性、柔软性、以及化学反应性等则随之减小。因此,测定纤维素的结晶度,对于从结构上了解纤维素纤素的性质具有指导意义。

测定纤维素结晶度常用的方法有:X射线衍射法、红外法和密度法等。近年来,又有应用拉曼(Raman)光谱核磁共振13C—NMR)作为辅助方法的研究。

本节介绍红外光谱测定纤维素结晶度的方法。

红外光谱法测定纤维素结晶度有3种方法:

(1)重氢取代法

Mamn和Marrinm提出重氢取代法(即氘化法)。该法是对纤维素进行重氢化,控制一定的反应条件,使重氢只取代无定形区中的OH,使OH变成OD,而结晶区中的OH不发生反应,从而使红外图谱中的3500cm-1的OH吸收谱带的强度下降,而2530cm-1处出现OD的吸收谱带。该法以3500cm-1谱带与2530cm-1谱带强度之比称为结晶度。这种方法测定精度高,可与X射线衍射法相比拟。但由于此法操作烦琐,重水不易获得,故未广泛应用。

(2)沃康诺(O′connor)经验法(www.xing528.com)

在研究纤维素的红外光谱和纤维素微细结构间关系时,O′connor发现,在振动磨中研磨过的纤维素,由于其结晶性遭到一定的破坏,导致1429cm-1谱带(CH2剪切振动)强度不断下降,而893cm-1谱带(不对称环向外伸缩C—H弯曲变形振动)强度反而增加。也就是随着结晶度的增加,1429cm-1谱带强度增加,而893cm-1谱带强度降低。因而他提出了一种以结晶度指数(O′KI)表示的经验式:

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纤维素Ⅰ,而对丝光化纤维(纤维素Ⅱ)常出现反常现象。

(3)纳耳森(Nelson)和沃康诺(O'connor)经验法

Nelson和O'connor在纤维素结构的研究中,选用1372cm-1谱带(C—H弯曲振动)来衡量纤维素结晶度的变化,并以2900cm-1谱带作为内标(C—H和CH2伸缩振动),其结晶度指数(N.O 'KI)经验式为:

该方法不仅适用于纤维素Ⅰ,也适用于纤维素Ⅱ。上述后两种方法较多采用。

现对沃康诺结晶度指数(O′KI)和纳耳森-沃康诺结晶度指数(N.O′KI)的测定步骤做一简要介绍:

称取经粉碎机粉碎的试样,(80~120目)3.5~4.0mg和350mg KBr(小于200目粉),将其放于玛瑙研钵中和匀研细。称取300mg混合物置于称量瓶中,然后在60℃、真空度接近-101kPa(-760mmHg)条件下烘4h。烘干后,倒入压片模中,在10~100MPa压力下加压3min,则可得到全透明的压片。然后,用红外分光光度计测出样品的红外光谱。计算波数为1372cm-1和2900cm-1的两个峰(或1429cm-1和890cm-1的两个峰)的强度比值,即可得到纤维素的红外结晶度指数N.O′KI(或O′KI)。

据中国制浆造纸工业研究院对十二种纸浆(包括不同制浆方法的木浆、草浆和麻浆)纤维素红外结晶度指数的测定结果,N.O′KI指数在0.39~0.47之间;而O′KI指数为1.0~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