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软起动电路的控制模式优化方案

软起动电路的控制模式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动机软起动时具有较软的电压、电流变化曲线,而传统起动方式的电压、电流起动曲线明显较硬较陡。下面结合软起动装置可供选用的几种起动方式介绍其起动特性。如果起动时间设置合理,这时电动机的转速已达到或接近额定值,起动过程宣告结束。这种起动模式强调的是电压斜坡,虽然设置了电流限幅值Im,但由于为5倍电流额定值,软起动时不会超过此值,因此它并不影响电压斜坡的形状。

软起动电路的控制模式优化方案

电动机软起动时具有较软的电压、电流变化曲线,而传统起动方式的电压、电流起动曲线明显较硬较陡。下面结合软起动装置可供选用的几种起动方式介绍其起动特性。

软起动装置的起动模式有限流起动、电压斜坡起动、限流+斜坡起动、突跳转矩起动等。

电动机在限流起动模式下的起动电流曲线如图4-17所示,起动开始后,电流迅速增加,达到参数“电流限幅值”规定的电流值Im时,起动电流停止增大,而保持在Im值的水平上。当转速升高至一定程度,起动电流开始减小,直至电流稳定在额定值IN,起动过程结束。图4-17中有三个关于Im的曲线,是为了说明Im值设置不同,对起动时间会有一定影响,实际上对于一台具体的电动机来说,只能设置一个Im值。该起动模式必须设置的参数有:“起动时间”,设置为0;“电流限幅值”Im,根据需要设置为2~5IN

电动机在电压斜坡起动模式下的起动电流曲线如图4-18所示。该起动模式必须设置的参数有:起动时间t,可在1~120s之间选择设置一个值,但不能为0,否则即无电压斜坡可言;电流限幅值Im,设置为5IN;初始电压Ui,是合闸瞬间加在电动机上的电压,也是电压斜坡开始的电压,可在额定电压UN的20%~75%之间选择某值设置。合闸后,电压迅速上升至“初始电压”Ui,然后按照设置的起动时间t平滑升高输出电压,并在起动时间t的结束时刻刚好达到额定电压UN。如果起动时间设置合理,这时电动机的转速已达到或接近额定值,起动过程宣告结束。这种起动模式强调的是电压斜坡,虽然设置了电流限幅值Im,但由于为5倍电流额定值,软起动时不会超过此值,因此它并不影响电压斜坡的形状。Im值的设置仅作为一种后备保护。图4-18中画了三条电压斜坡曲线,表示设置的“起动时间”不同,电压斜坡的陡度也会变化。

978-7-111-42148-1-Chapter04-43.jpg

图4-17 限流起动模式

978-7-111-42148-1-Chapter04-44.jpg

图4-18 电压斜坡起动模式(www.xing528.com)

电动机在电压斜坡+限流软起动模式下的起动曲线如图4-19所示。该起动模式必须设置的参数有:起动时间t,可在1~120s之间选择设置一个值,但不能为0;电流限幅值Im,设置为1~5IN;初始电压Ui,可在额定电压UN的20%~75%之间选择某值设置。电动机起动初期的电压曲线与电压斜坡起动相同,首先电压迅速上升至初始电压Ui,然后按照起动时间t规定的升压速率平滑升高输出电压,之后由于电压升高使起动电流达到Im时,电压停止升高,从而保证电流能维持在Im值上。随着电动机转速提高,起动电流开始下降,电压再次开始升高,直至达到各自的额定值,起动过程结束。

突跳转矩软起动模式主要应用在静态负载阻力比较大的电动机上,通过施加一个瞬时较大的起动力矩以克服大的静态摩擦力。电动机在突跳转矩软起动模式下的起动电流曲线如图4-20所示。该起动模式必须与其他软起动模式配合使用,并设置配合模式的相关参数。本模式必须设置的参数有:初始电压Ui,可在额定电压UN的20%~75%之间选择某值设置;突跳电压UK,设置为20%~100%UN;突跳时间TK,1~2000ms。起动时电压瞬间达到设置的突跳电压UK,当UK电压持续到设置的突跳时间TK结束时,电压下降为初始电压Ui,然后按照配合模式的特性完成起动过程。

978-7-111-42148-1-Chapter04-45.jpg

图4-19 电压斜坡+限流软起动模式

978-7-111-42148-1-Chapter04-46.jpg

图4-20 突跳转矩软起动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