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物质热解多联产技术经济性分析

生物质热解多联产技术经济性分析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升气、固、液热解多联产技术的经济效益,短期手段是尽量保证民生补贴电价政策落实到位。另外,还需加快优化成型技术,降低成型过程中的能耗;同时,研究发展先进高效的生物质热解气、固、液热解多联产技术,也是提高系统经济性和适用性的必要选择。

生物质热解多联产技术经济性分析

采用热解多联产技术的湖北省天门市杨林办集中供气站年销售收入如下:年生产生物质燃气54.75万m3,燃气销售单价为1.2元/m3,年收入65.7万元;年生产生物质炭547.5 t,售价3200元/t,年收入175.2万元;年生产木焦油91.25 t,售价2000元/t,年销售收入18.25万元;全年收入总计259.15万元。供气站年运行成本如下:年需生物质2555 t,田间收购价平均为200元/t(包括人力和运输费用,平均运输距离约为35 km,平均运输费用为50元/t),年原料费计51.1万元;供气站工人为13名,每人每年工资福利平均为2.4万元,全年人工成本为31.2万元;供气站全年耗电52.56万kW·h,作为民生工程原本可享受0.7元/(kW·h)的补贴电价,但是由于天门市电力供应紧张,补贴措施难以到位,一直支付1.2~1.6元/(kW·h)的浮动商业电价,全年电费翻倍而达到73.58万元;其他运行成本包括31.82万元的折旧费、4.76万元的销售费、7.14万元的管理费和1.8万元的修理费,其中折旧费按20年使用期折算,销售费、管理费和修理费按供气站现有运营情况计算;因此项目全年运行成本为201.40万元。综上所述,天门市杨林办集中供气示范工程全年净收入为57.75万元。可见虽然运行期间该热解多联产系统可以保持不亏损,但是盈利相对较少,对进一步吸引投资业主会有不利影响。其中耗电过高是固定床干馏釜热解多联产技术的主要缺陷之一,70%的电量用于固体成型棒的制备过程,因此有效降低成型棒的制备耗电量,是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另外,在耗电量难以迅速降低的现实技术条件下,0.7元/(kW·h)的政策性补贴电价实施到位,即国家电网让出一部分利润,是快速提升生物质热解多联产供气站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这对保护业主的投资积极性至关重要。

通过分析可见,该示范工程在现有规模和生物质运输距离条件下,有微利;但是人工成本和用电成本的大幅上升,使项目运行成本提高,致使年净收入下降,项目投资回收期大幅延长,利润降低。提升气、固、液热解多联产技术的经济效益,短期手段是尽量保证民生补贴电价政策落实到位。另外,还需加快优化成型技术,降低成型过程中的能耗;同时,研究发展先进高效的生物质热解气、固、液热解多联产技术,也是提高系统经济性和适用性的必要选择。(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