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讨水利水电项目的社会评价

探讨水利水电项目的社会评价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绍军殷建军摘要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社会评价是对水利水电工程为实现社会发展目标所做贡献与影响的一种评价。它是从全社会角度对水利水电建设所产生的社会效果进行客观评价,优化方案设计,促进项目社会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社会评价试图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来分析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的一些社会问题,如非自愿移民问题、贫困问题、社会性别问题、少数民族问题等,将人的作用与人的发展考虑在社会评价之中。

探讨水利水电项目的社会评价

陈绍军 殷建军

河海大学移民研究中心,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98)

摘 要 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社会评价是对水利水电工程为实现社会发展目标所做贡献与影响的一种评价。它是从全社会角度对水利水电建设所产生的社会效果进行客观评价,优化方案设计,促进项目社会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社会评价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人的作用与人的发展放在首位。具体的原则有:多目标综合评价原则,系统性原则,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公正公平原则,公众支持与参与原则,生活改善原则,社会安全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法,综合评价法,有无工程对比法,参与式方法,利益群体分析法和逻辑框架分析法等。社会评价应在国家、地区和项目三个层次上进行。具体内容包括: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项目所在地的互适性分析;社会风险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项目设计建议,规避社会风险措施等。

关键词 移民;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社会评价;研究

水利水电建设项目,作为实现水资源发展目标的有效手段和主要途径,在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新的发展战略“以人为本”,强调物的生产是手段,人的发展是根本。投资项目评价理论的发展也因此经历了财务评价、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三个主要阶段。(www.xing528.com)

社会评价试图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来分析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的一些社会问题,如非自愿移民问题、贫困问题、社会性别问题、少数民族问题等,将人的作用与人的发展考虑在社会评价之中。对水利水电建设项目进行社会评价,是实现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减少项目决策盲目性,提高项目效益、适应性、持续性的主要手段,有利于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1991年,天津大学的季云教授、水利水电设计总院的吴恒安教授和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谢安周教授先后发表了《水利水电项目社会评价研究》、《水利建设项目社会评价探讨》和《水利建设项目的社会评价》等论文,揭开了水利水电工程社会评价研究的序幕。近几年重大工程项目尤其是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也开始了社会学家参与项目评估,从事专门社会评价研究。2002年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写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也开始要求对“社会影响因素复杂、项目投资的社会影响久远、社会效益显著、社会矛盾突出、社会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必须进行社会评价。

尽管项目社会评价非常重要,已是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的要求;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国内已开始社会评价研究并进行过多次研讨会,但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要么要求面面俱到,使研究人员难以做到针对具体项目的影响事项进行具体分析研究;要么要求采用技术——经济范式和定量模式,而忽略真正重大的项目社会事项,漠视社会评价的社会学范式和多元分析模式;要么照搬国外项目社会评价规定,漠视中国实际问题。2002年4月由财政部国际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司、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等单位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研讨会”上,与会者对项目社会评价争论激烈,且在项目社会评价研究实践中,研究人员实际上也是各自按各自理解去做[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