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同工艺节点k因子的变化情况

不同工艺节点k因子的变化情况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5 所示为当工艺节点的特征尺寸不断缩小时,光刻技术所面临的日益严图3-5 在半导体制造中曝光波长与最小特征尺寸演化情况对比图3-6 不同工艺节点k因子的变化情况峻的问题。对于90nm工艺技术,考虑到工艺将采用NA为0.75的193nm曝光机,预计k因子大约是0.34。而对于65nm工艺,要求还不是很清晰,在65nm开始阶段,生产可能将依赖超高NA的193nm光刻机,等效于k≈0.29。采用波长为157nm的下一代光刻机将可能是生产的主流选择。

不同工艺节点k因子的变化情况

图3-5 所示为当工艺节点的特征尺寸不断缩小时,光刻技术所面临的日益严

978-7-111-33083-7-Chapter03-6.jpg

图3-5 在半导体制造中曝光波长与最小特征尺寸演化情况对比

978-7-111-33083-7-Chapter03-7.jpg(www.xing528.com)

图3-6 不同工艺节点k因子的变化情况

峻的问题。特征尺寸的减小速度已经超过了曝光波长的减小。从1980年到现在,批量生产和试制生产中使用的曝光波长已经从436nm下降到365nm、248nm直到193nm,缩小了243nm(约为原来的44%)。而在这段期间,特征尺寸由1.5μm下降到65nm,缩小了1.435μm(约为原来的4.3%),比波长的减小速率快了一个数量级。按照摩尔定律描述的特征尺寸的快速减小,很大程度上是由日益减小的图像尺寸与曝光波长之比来实现的。大约在1995年,光刻技术进入了特征尺寸小于成像光波波长的时代,这个时期被称作亚波长时代[1]。正如我们看到的,只采用波长并不是评估光刻能力的最好方式;由半节距与数值孔径乘积再除以波长所定义的k因子是更好的评估方式。不同时期技术节点对应的k因子变化趋势如图3-6所示。由图可见,很幸运的是光刻机的能力改善远快于曝光波长趋势图,这主要是由于透镜数值孔径提高的结果,光刻设备由较早的0.28NA提高到0.85NA。虽然如此,对光刻的要求仍在剧烈地增长,并且k因子正快速接近最小可能值k=0.25。对于90nm工艺技术,考虑到工艺将采用NA为0.75的193nm曝光机,预计k因子大约是0.34。而对于65nm工艺,要求还不是很清晰,在65nm开始阶段,生产可能将依赖超高NA(≥0.85)的193nm光刻机,等效于k≈0.29。采用波长为157nm的下一代光刻机将可能是生产的主流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