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本技法:如何用笔处理画面效果

基本技法:如何用笔处理画面效果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是用笔在纸上通过涂、摆、点、勾、堆、扫、擦、洗等各种笔法进行画面处理的。图7-16《静物》王教庆图7-17《静物》雷中民作画时可以采取亮部画厚而暗部画薄、暖部画厚而冷部画薄的方法,灵活应用干湿色性的不同变化以达到画面的最佳效果。

基本技法:如何用笔处理画面效果

技法,即写生过程中笔色通过绘画者在纸上作画而留下的痕迹与肌理。这种肌理就是因技法而产生的,作为绘画者用笔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表现手段,主要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结构、不同质感和不同感受,从表现对象出发,为表现形体结构和色彩来运用的。一般是用笔在纸上通过涂、摆、点、勾、堆、扫、擦、洗等各种笔法进行画面处理的(图7-8)。

图7-8 基本笔法

写生时,为了使画面的表现不至于单调,始终要有多支大小画笔交替使用,笔法中所表现的干、湿、粗、细,画笔笔锋的轻重、快慢、虚实、强弱等(图7-9)变化,都可恰如其分地表现各种自然物体与画面效果。当然,点、线、面等形式通过笔法来表现画面也很重要,这样可以使画面效果更加丰富而生动(图7-10)。也可以用水彩法或者具有装饰风格高纯度色彩的表现来完成画面(图7-11)。

图7-9 干画法

图7-10 点、线组合

图7-11 《风景

水粉有较强的覆盖性,但不是随心所欲和无章法的,其也有一定的技法与步骤,分别是:从整体到局部,从大色块入手,画准画面主要色块的色彩关系再局部刻画;静物从深到亮,因为深色易覆盖、易提亮,亮色不宜加深色,加深则易粉,破坏效果;风景从亮到深,由冷到暖,着色时亮色易被覆盖,易表现出室外由远到近的空间环境;从薄到厚,薄画可以抓大块的色感,捕捉新鲜感;厚画修改不便,但可以深入刻画。

(一)薄画法

薄画法以湿画为主,用水较多,即一种半透明的水彩画,这种画法画面滋润柔和,色彩自然,处理得好可以使画面有一种含蓄、湿润、流动的意趣效果。湿画法主要发挥水色渗化的效果,着色遍数不宜多,甚至白色部分可以空出白纸。当然,一些局部加厚也是可以的,干湿结合以增强表现力(图7-12)。

图7-12 《静物》(www.xing528.com)

(二)厚画法

厚画法以干画为主,是着色多而调水少,厚涂重叠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反复画,表现对象具体实在,比较充分、深刻,用笔明确,有较强的体积感,刻画的物象具体而生动,表现力充分,也易于初学者掌握。这种厚画的画面,类似油画的效果,有浑厚之感(图7-13~图7-15)。

图7-13 《静物》

图7-14 《静物》

图7-15 《风景》 雷中民

(三)干湿衔接法

干湿变化是水粉颜料的特性,也就是将薄画法与厚画法进行结合。把颜色画在纸上时,利用好薄画法与厚画法的特点,将其发挥到最大,就会有同工异曲之妙(图7-16、图7-17)。

图7-16 《静物》 王教庆

图7-17 《静物》 雷中民

作画时可以采取亮部画厚而暗部画薄、暖部画厚而冷部画薄的方法,灵活应用干湿色性的不同变化以达到画面的最佳效果。另外,水粉也有湿时色重,干后会色浅的特点,所以绘画时要掌握好这一干湿变化,使之在水分的作用下相互渗化,尽量统一。当两个色块不好衔接时,可以在两个色块之间用中间明度、相邻色或残留色为依据进行补充用于过渡,用干扫、湿扫、排线或色点来降低对比度,做好画面的衔接,达到统一完整的画面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