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差动放大电路的优化设计

差动放大电路的优化设计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解决零漂最有效的措施是采用差动放大电路。图2.24基本差动放大电路差动放大电路由两个对称的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组成:其中,VT1、VT2是两个特性完全相同的晶体管,两个基极信号电压ui1、ui2大小相等、相位相反。对于图2.24所示的基本差动放大电路,当温度变化时,因两管电流变化规律相同,两管集电极电压漂移量也完全相同,从而使双端输出电压始终为零。

差动放大电路的优化设计

1.零漂现象

实验研究发现,直接耦合的多级放大电路,当输入信号为零时,输出信号电压并不为零,而且这个不为零的电压会随时间作缓慢的、无规则的、持续的变动,这种现象称为零点漂移,简称零漂。

图2.23 交越失真原理

零漂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直接耦合的多级放大电路,其静态工作点相互影响,当温度、电源电压、晶体管内部的杂散参数等变化时,虽然输入为零,但第一级的零漂经第二级放大,再传给第三级,依次传递的结果使外界参数的微小变化,在输出级产生很大的变化。其中温度的影响最大,所以有时把零漂也叫温漂。

由此可知,晶体管参数受温度的影响就是产生零漂的根本和直接原因。解决零漂最有效的措施是采用差动放大电路。

2.差动放大电路

差动放大电路也称差分放大电路,图2.24所示是就是对零漂具有很强抑制能力的差动放大电路。

图2.24 基本差动放大电路(www.xing528.com)

差动放大电路由两个对称的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组成:其中,VT1、VT2是两个特性完全相同的晶体管,两个基极信号电压ui1、ui2大小相等、相位相反。差动放大电路的这种双端输入方式称为差模输入方式,所加信号称为差模信号,差模信号是放大电路中需要传输和放大的有用信号,用uid表示,数值上等于两管输入信号的差值,即

温度变化、电源电压波动等引起的零点漂移折合到放大电路输入端的漂移电压,相当于输入端加了 “共模信号”,外界电磁干扰对放大电路的影响也相当于输入端加了“共模信号”。可见,共模信号对放大电路是一种干扰信号,因此,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不仅不应放大,反而应当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

对于图2.24所示的基本差动放大电路,当温度变化时,因两管电流变化规律相同,两管集电极电压漂移量也完全相同,从而使双端输出电压始终为零。也就是说,依靠电路的完全对称性,使两管的零点漂移在输出端相互抵消,因此,零点漂移被抑制。

差动放大电路的公共发射极电阻Re是保证静态工作点稳定的关键元件。当温度T升高时,两个管子的发射极电流IE1和IE2、集电极电流IC1和IC2均增大,由于两管基极电位VB1和VB2均保持不变,两管的发射极电位VE升高,引起两管的发射结电压UBE1和UBE2降低,两管的基极电流IB1和IB2随之减小,所以IC2下降。显然上述过程类似于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的温度稳定过程。显然,Re的存在使IC得到了稳定。

差动放大电路在双端输出的情况下,两管的输出会稳定在静态值,从而有效地抑制了零点漂移。Re数值越大,抑制零漂的作用越强。即使电路处于单端输出方式时,电路仍有较强的抑制零漂能力。由于Re上流过两倍的集电极变化电流,其稳定能力比射极偏置电路更强。此外,采用双电源供电,可以使VB1=VB2≈0,从而使电路既能适应正极性输入信号,也能适应负极性输入信号,扩大了应用范围。

本节重要知识点学习检测

1.功放和普通放大电路相比,有何不同?对功放电路有哪些特殊的技术要求?2.何谓交越失真?采取什么方法可以消除交越失真?

3.什么是零漂现象?零漂是如何产生的?采用什么方法可以抑制零漂?

4.何谓差模信号?何谓共模信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