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本逻辑门原理及应用

基本逻辑门原理及应用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基本的逻辑关系只有三种,就是我们在第4章向大家介绍的与逻辑、或逻辑和非逻辑。能够实现上述逻辑关系的基本逻辑门相应为与门、或门和非门。图5.1“与”门原理电路及其逻辑符号“与”门原理电路;“与”门电路逻辑符号1.“与”门当门电路用二极管、晶体管和电阻等分立元件构成时,称为分立元件门电路。“与”门电路可用逻辑图符号表示如图5.1 所示,电路实现的逻辑功能可表述为:“有0出0,全1出1”。

基本逻辑门原理及应用

最基本的逻辑关系只有三种,就是我们在第4章向大家介绍的与逻辑、或逻辑和非逻辑。能够实现上述逻辑关系的基本逻辑门相应为与门、或门和非门。

图5.1 “与”门原理电路及其逻辑符号

(a)“与”门原理电路;(b)“与”门电路逻辑符号

1.“与”门

当门电路用二极管、晶体管电阻等分立元件构成时,称为分立元件门电路。目前,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和集成电路的日新月异,分立元件门电路几乎都被集成门电路所取代。但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逻辑功能,我们仍用分立元件的门电路剖析基本逻辑门的电路组成及逻辑功能。

图5.1 (a)是 “与”门原理电路,电路中二极管均为理想二极管 (即正向导通时管子相当于短路,反向阻断时管子相当于开路)。三个输入端信号只有高电平3V和低电平0V两种取值,电源UCC=+5V。

(1)当输入端中至少有一个为低电平时,对于同阳极接法的二极管,由于UCC高于输入端电位,必然有二极管导通。设A 端为0V 时,二极管VDA阴极电位最低,因此VDA首先快速导通,使输出端F点的电位钳位至 “0”,则其他二极管由于反偏而处截止状态。显然这一结果符合真值表中 “有0出0”的与逻辑关系。

(2)若电路中所有输入端的电位全部为高电平3V时,各二极管相当于并联,二极管全部导通,输出电位被钳位在高电平3V上,这一结果和与逻辑真值表中 “全1出1”的与逻辑相符。

“与”门电路可用逻辑图符号表示如图5.1 (b)所示,电路实现的逻辑功能可表述为:“有0出0,全1出1”。一个“与”门的输入端至少有两个,输出端为一个。

图5.2 “或”门原理电路及其逻辑符号

(a)“或”门原理电路;(b)“或”门电路逻辑符号(www.xing528.com)

2.“或”门

图5.2 (a)是 “或”门原理电路,电路中二极管均为理想二极管。三个输入端信号只有高电平3V和低电平0V两种取值,电源UCC=-5V。

(1)当输入端中至少有一个为高电平时,对于共阴极接法的二极管,由于电源电位低于输入端电位,必然有二极管导通。当任一输入端为3V时,该端子上连接的二极管就会因其阳极电位最高而迅速导通,致使输出端F的电位被钳位至高电平3V,其他二极管由于反偏而处于截止状态,从而实现了或逻辑真值表中“有1出1”的功能。

(2)当输入端均为低电平0V时,电路中的所有二极管相当于并联而全部导通,输出端F点的电位被钳位至低电平0V,实现了真值表中“全0出0”的或逻辑功能。

“或”门电路的逻辑图符号如图5.2 (b)所示。“或”门电路实现的逻辑功能可表述为:“有1出1,全0出0”。一个“或”门的输入端至少有两个,输出端为一个。

图5.3 “非”门原理电路及其逻辑符号

(a)“非”门原理电路;(b)“非”门电路逻辑符号

3.“非”门

图5.3所示的反相放大器电路实际上就是一个“非”门。设图5.3中输入信号的两种取值分别为低电平0V和高电平3V。

(1)当输入端为高电平3V时,三极管饱和导通,iCRC≈+UCC,输出端F点的电位约等于 “0”V,实现了真值表中“有1出0”的非逻辑功能。

(2)当输入端为低电平0V时,三极管截止,输出端F 点的电位约等于+UCC,实现了“有0出1”的非逻辑功能。

显然,反相器的输入和输出关系取高电平为逻辑“1”,低电平为逻辑“0”时,即可得到和逻辑 “非”真值表完全相同的功能。“非”门的逻辑图符号如图5.3 (b)所示,方框图右边的小圆圈表示 “非”。一个 “非”门只有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