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滨海地区软土问题探析

滨海地区软土问题探析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经验,孔隙比大于1.5,含有有机质的软土称为淤泥;孔隙比1.0~1.5的软土称为淤泥质软土;当土中有机质含量大于5%时称为有机质土,大于60%时称为泥炭。因此软土具有如下工程特性。因此,软土地层被扰动或震动后,易产生滑动、变形或基础土体向两侧挤出等破坏现象。这是地基开挖时应注意的问题。

滨海地区软土问题探析

软土在海河流域滨河平原区分布较广、且在陆相、海相地层中都有发育。软粘土天然孔隙比大于或接近1,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含水量,主要为淤泥、泥炭层和淤泥质土等,其液限含水量大于50%,承载力小于50kPa,压缩系数大于0.5MPa-1,不排水不固结剪小于5°,以天然含水量高、压缩高、强度低,呈软塑—流塑状态为软土的基本特征。按照经验,孔隙比大于1.5,含有有机质的软土称为淤泥;孔隙比1.0~1.5的软土称为淤泥质软土;当土中有机质含量大于5%时称为有机质土,大于60%时称为泥炭。

软土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灵敏度高、压缩性高、渗透性弱、强度低等特征,是由其形成环境、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所致。因此软土具有如下工程特性。

(1)软土的孔隙比大,单个空隙亦大,土体空隙充填着结合水和毛细水,甚至是重力水(自由水),土颗粒间粘结力小,因而土体抗剪强度低;由于毛细水和重力水容易排出土体,故土体又具高压缩性。所以,在研究软土变形时,应注意研究其固结状态——正常固结土、欠固结和轻度超固结土。

(2)触变性高亦是软土的一大特性,亦是由于毛细水和重力水多、土颗粒结合力弱所致,一般软土的灵敏度3~4,个别达8~9或更大。因此,软土地层被扰动或震动后,易产生滑动、变形或基础土体向两侧挤出等破坏现象。这是地基开挖时应注意的问题。(www.xing528.com)

(3)流变特性。主要表现为在荷载作用下土体变形的时间效应——随时间延长土体产生蠕变的特性。软土在相当小的剪切荷载作用下,在特定条件下,其变形可能长期发展,产生漫长的剪切变形和抗剪强度衰减(长期强度),但同时要产生较大的固结沉降,这对边坡和码头地基稳定影响较大。故应注意研究土体的长期强度——土体强度的时间效应。

(4)弱透水性。软土土体的渗透系数n×10-6~n×10-8cm/s,对于软土地基土体而言,加荷初期地基孔隙水压力不易消散,影响着地基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所以,一般认为软土强度低、变形大、固结时间长、因土体夹透镜体而产生不均匀沉陷、裂缝、漏水、堤等,因土体强度低,土体易产生坍塌、滑动等破坏。因此,我们研究软土时,应注意研究软土的成因类型、埋藏条件、成层性和展布规律、矿物组成、颗粒组成、有机物含量、有否硬壳层和砂的夹层及透镜体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