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服装规格与制图技巧

服装规格与制图技巧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服装成品规格的来源、构成和使用1.服装成品规格的来源按GB/T 1335《服装号型》标准中取得数据设计服装成品规格。服装号型系列是设计服装成品规格的依据。(二)服装号型系列“服装号型系列”是以我国正常人体主要部位的尺寸为依据,对我国人体的不同体型进行分类制定的国家标准。表1-1体型分类表单位:cm3.号型标志按服装号型系列标准规定,服装成品上必须标明号型。

服装规格与制图技巧

(一)服装成品规格的来源、构成和使用

1.服装成品规格的来源

(1)按GB/T 1335《服装号型》标准中取得数据设计服装成品规格。

图1-7 测体部位图

(2)以测体取得的数据加上人体活动松量构成服装成品规格。

(3)由客户提供数据编制服装成品规格。

(4)按实物样品测量取得数据,制定服装成品规格。

2.服装成品规格的构成

服装成品规格,就其每一部位规格的具体构成来说,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简称“三要素”:

(1)人体的净体数值;

(2)人体运动因素;

(3)服装款式造型因素。

3.服装成品规格的使用

服装成品规格的使用是在已确定的服装主要部位规格组合的基础上,按人体的比例以主要部位规格推导其他相关部位的规格。一般来说,上装类袖长和下装类裤长是一件(条)服装的长度的主要规格;上装类胸围和下装类腰围臀围是一件(条)服装围度规格的主要规格。从人体身高推导出衣袖的肘位;从胸围推导出腰围、摆围等;从臀围推导出前后窿门、横裆等。

(二)服装号型系列

“服装号型系列”是以我国正常人体主要部位的尺寸为依据,对我国人体的不同体型进行分类制定的国家标准。它提供了以人体各主要部位尺寸为依据的数据模型,这个数据模型采集了我国人体中与服装有密切关系的尺寸,并经过科学数据处理,基本反映了我国人体的体型规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服装号型系列的人体尺寸是人体的净体尺寸,并不是服装成品规格。服装号型系列是设计服装成品规格的依据。服装号型系列适用于我国绝大多数各部位发育正常的人体,特别高大或特别矮小、过分矮胖或特别瘦小的体型以及特殊体型的人,不包括在“服装号型系列”所指的人群范围内。

1.号型定义

“号”指人体的高度,以厘米(cm)为单位表示人体的身高,是设计服装长短的依据;“型”指人体的围度,以厘米(cm)为单位表示人体的胸围或腰围等,是设计服装肥瘦的依据。

2.体型分类

体型分类是根据人体的胸围与腰围的差数来确定的。按差数的大小将体型分为Y、A、B、C四种类型,其中Y型的胸围与腰围的差数最大,C型的胸围与腰围的差数最小,具体数据见表1-1。

表1-1 体型分类表 单位:cm

3.号型标志

按服装号型系列标准规定,服装成品上必须标明号型。其表示方法为号的数值在前,型的数值在后,中间用斜线分隔,型的数值后标示体型分类,例如男装衬衫170/88A,其中170表示身高为170cm,88表示净体胸围为88cm,体型分类代号A则表示胸腰差在12~16cm之间。

4.号型系列

号型系列设置以中间标准体为中心,向两边依次递减或递增,服装规格按此系列进行设计。将人体的号和型进行有规律的分档排列,称为号型系列。号的分档与型的分档相结合,分别有5·4系列和5·2系列。号型系列中的“5”表示号的分档数值,号型系列中的“4”“2”表示型的分档数值。

5.号型应用

消费者在选购服装前,首先要测量身高、净胸围和净腰围,按胸围与腰围的差数确定所属的体型分类,然后从中选择合适号型类别的服装。若测量的身高和胸围与号型设置不吻合时,应采用靠档法,具体方法见表1-2~表1-4。

表1-2 身高选用号一览表(成人) 单位:cm

(www.xing528.com)

表1-3 胸围选用型一览表(成人) 单位:cm

表1-4 腰围选用型一览表(成人) 单位:cm

儿童处于成长阶段,其特点是身高的增长速度大于胸围及腰围的增长速度。选择服装时号可选大一档,型可按实际的大小或大一档。具体方法见表1-5和表1-6。

表1-5 胸围选用型一览表(儿童) 单位:cm

表1-6 腰围选用型一览表(儿童) 单位:cm

在服装生产中需注意,选用号型系列必须考虑目标市场地区的人员比例和市场需求,相应地安排生产数量,以满足大部分人的穿着需要。

6.服装号型系列控制部位数值

控制部位的数值共有10个,除身高、胸围、腰围外,还有颈椎点高、坐姿颈椎点高、全臂长、腰围高、颈围、总肩宽、臀围。

7.服装号型与服装规格

服装号型系列和各控制部位数值确定以后,就可设计服装的具体规格,概括地说,是以控制部位的数值加放不同的放松量来设计服装成品规格。这里介绍的是按服装控制部位规格推算服装成品规格的方法。

服装成品规格中长度的确定,一般以身高的百分比加减定数或加放松量来求得。

服装成品规格中围度的确定,一般以控制部位数值加放一定的放松量来求得。例如:

衣长=号×40%+定数

袖长=号×30%+定数

胸围=型+定数

领围=颈围+定数

总肩宽=总肩宽(净体)+定数

(三)服装成品规格的放松量与人体运动及部位的关系

1.人体运动与放松量

人体的运动是复杂多样的,有上肢和下肢的伸屈、回旋运动,有躯干的弯曲、扭转运动,也有颈部的前倾后仰运动等,所有这些运动都将引起运动部位肢体表面的变化。为了使服装适应人体表面的变化,需在其相应部位的净体规格基础上加放一定的放松量。由于人体运动部位、运动方式和运动幅度等各不相同,而且不同的服装款式和功能需求也不同,因此所需加放松量的大小也不尽相同。例如体操服,选用具有高弹性的面料制作,要求完全贴合人体,因此无须加入放松量,甚至因面料的弹性高而需在净体规格的基础上有所缩减;又如,工作服要求手臂的抬举方便,人体各部位活动自如、随意,其放松量要比一般服装的放松量大。

2.服装放松量

人体测量所取得的数据是净体或贴体规格,直接按净体规格制作服装,不能满足人体的运动需求。人在不断地活动和运动,但绝大多数的面料无伸缩性,因此为了使服装适合人体的各种活动和运动,必须在量体所得数据的基础上,根据服装品种、式样和穿着用途加放一定的放松量。同时,还需考虑服装的穿着层次。

人体运动的便利与否并非完全是由服装放松量的大小所决定的。一般认为,服装放松量越大,人体运动越便利。但服装有些部位放松量过大,反而会不利于人体运动,如上裆、袖窿深等部位。

3.常用服装放松量(表1-7)

表1-7 各类服装放松量一览表 单位:cm

注 由于款式、穿着习惯、各地气候条件的不同,表内规格数值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