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选择模锻件加工余量与公差?

如何选择模锻件加工余量与公差?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模锻件尺寸及公差标注示例图3-16所示为模锻件尺寸及公差标注示例,其尺寸及公差标注方法符合HB 6077—2008的规定要求。

如何选择模锻件加工余量与公差?

锻件加工余量及公差,可依据航空行业标准《模锻件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HB6077—2008)进行确定。该标准规定了模锻件公差、确定公差的因素、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适用于由模锻锤、各种模锻压力机、精锻机及平锻机生产的质量不大于250kg或最大尺寸为2500mm的钢铁材料和非铁金属材料模锻件。

1.模锻件加工余量的确定

确定模锻件内、外表面的加工余量Z1可查阅表3-14;圆柱形孔的加工余量Z2可查阅表3-15。

3-14 模锻件内、外表面的加工余量Z1 (单位:mm)

978-7-111-42684-4-Part01-125.jpg

注:1.表中为单面加工余量,双面加工余量应加倍。根据加工的需要,表中余量适当增加或缩小。

2.加工余量与模锻斜度无关。

2.模锻件公差的确定

模锻件公差分为普通级(F)、精密级(E)和高精级(D)三类。普通级公差适用于一般模锻工艺即可达到使用要求的锻件;精密级公差适用于普通级公差不能满足要求的模锻件;高精级公差适用于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等温精锻件。

在确定模锻件公差时,主要考虑以下两个因素:

(1)材质因素M 材质因素M用来反映材料模锻加工时的难易程度对锻件公差的影响。根据不同情况,将材质因素划分为以下四种:

3-15 圆柱形孔的加工余量Z2 (单位:mm)

978-7-111-42684-4-Part01-126.jpg

注:1.表中为单面加工余量,双面加工余量应加倍。根据加工的需要,表中余量适当增加或缩小。

2.加工余量与模锻斜度无关。

1)M0——适用于铝合金、镁合金和铜合金

2)M1——适用于碳的质量分数<0.65%,且锰、铬、镍、钼、钒和钨等合金元素的总和<5%的钢。

3)M2——适用于碳的质量分数≥0.65%,且锰、铬、镍、钼、钒和钨等合金元素的总和≥5%的钢。

4)M3——适用于钛合金和高温合金。

(2)模锻件形状复杂因素S 模锻件的形状复杂因素S用来反映锻件的形状复杂程度对锻件公差的影响,其值可由下式确定,即

978-7-111-42684-4-Part01-127.jpg

式中 mS——锻件的质量(kg);

mH——可包含锻件最大外形尺寸的简单形状包容体(如圆柱、立方体)的质量(kg);

ρ——锻件材料密度(kg/m3);

VS——锻件的体积(m3);

VH——可包含锻件最大外形尺寸的简单形状包容体(如圆柱、立方体)的体积质量(m3)。

模锻件形状复杂因素S计算简图如图3-15所示。将计算结果与表3-16比较,最后确定具体的形状复杂因素Si。(www.xing528.com)

3-16 模锻件形状复杂因素

978-7-111-42684-4-Part01-128.jpg

注:当锻件为薄形圆盘成法兰件,其厚度与直径之比≤0.2时,直接确定为复杂级。

(3)模锻件公差的确定 模锻件公差项目较多,主要有:

1)长度、宽度和高度尺寸公差。

2)厚度尺寸公差。

978-7-111-42684-4-Part01-129.jpg

图3-15 模锻件形状复杂因素S计算简图

3)错移偏差。

4)毛边残留量和毛边过切量极限偏差。

5)冲孔尺寸公差。

6)顶杆压痕公差。

7)位置公差。

8)模锻斜度公差。

9)剪接毛刺公差等。

表3-17列出了模锻件中部分公差数据,详细规定见HB 6077—2008。

3.模锻件尺寸及公差标注示例

图3-16所示为模锻件尺寸及公差标注示例,其尺寸及公差标注方法符合HB 6077—2008的规定要求。

978-7-111-42684-4-Part01-130.jpg

图3-16 模锻件尺寸及公差标注示例

表3-17 模锻件长度、宽度、高度尺寸公差及错移、毛边残留量和毛边过切量极限偏差(F级) (单位:mm)

978-7-111-42684-4-Part01-131.jpg

注:1.上、下极限偏差分别取公差值的+2/3和l/3(收整值)。该偏差只适应于外部尺寸;内部尺寸的上、下极限偏差应对调。

2.中心至表而的尺寸以及位于分模而一侧的阶梯尺寸采用较小公差时,取相应尺寸公差值±1/3为极限偏差。

3.剪断端端部的变形出现斜度时.取其短侧长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