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时间价值:等值、现值和将来值的基本概念

时间价值:等值、现值和将来值的基本概念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2.3等值、现值和将来值等值是指在考虑时间

时间价值:等值、现值和将来值的基本概念

5.2.1 利息利率

货币的时间价值常以利息与利率两个指标表示。前者为绝对数,后者为相对数。而利息的大小是通过利率反映的。

5.2.1.1 单利计息

单利计息是指按利息的期数计息在本期中不再生息。设本金为P,利率为i,占用资金P的期数为n(一般为年),所以有单利计息的公式为:

式中:Fn为本利和,亦称终值,即在i的利率条件下,经过n次计息后,本金P(或现值P)的等值。

5.2.1.2 复利计息

复利计息是指用本金和前期累计利息总额之和进行计息。设本金为P,利率为i,则各期末的利本和由式(1.31)给出:

式中:Fn为本利和,亦称终值,即在i的利率条件下,经过n次计息后,本金P(或现值P)的等值。

5.2.1.2 复利计息

复利计息是指用本金和前期累计利息总额之和进行计息。设本金为P,利率为i,则各期末的利本和由式(1.31)给出:

所以有复利计算公式为:

所以有复利计算公式为:

【例1.5】 某公司贷款100万元,年利率为15%,试用单利、复利分别计算其第5年末需还本利和为多少?

解:按单利计算:

F5=P(1+ni)=100×(1+5×0.15)=175(万元)

按复利计算:

F5=P(1+i)n=100×(1+0.15)5=201.14

单利与复利的区别在于,单利法计算利息没有累积性程序即利息与时间成线性关系;而复利法则相反,它是以特定周期为基础,每个周期都要进行累积性计算。由此可见,复利计算方法对资金占用的数量和时间均有很强的约束力。它比较符合资金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运动的实际状态。目前,在经济分析计算中一般均按复利法计算投资效益,而单利法很少采用。

5.2.2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在实际中,利息可以按年、月、日等计算。由于计息的周期长短不同,同一笔资金在占用时间相等的情况下,其结果是不一样的,故有名义利率r和实际利率i之别。

5.2.2.1 名义利率r

r等于每一计息周期的利率与每年的计息周期数的乘积。设每月计息一次,利率1%,则年利率为1%×12=12%,即是名义利率。

5.2.2.2 实际利率i

一般i不等于r,但如果是按单利计息则i=r。例如设P=10万元,年利率为12%,若每年计息一次一年后时的利本和为:

【例1.5】 某公司贷款100万元,年利率为15%,试用单利、复利分别计算其第5年末需还本利和为多少?

解:按单利计算:

F5=P(1+ni)=100×(1+5×0.15)=175(万元)

按复利计算:

F5=P(1+i)n=100×(1+0.15)5=201.14

单利与复利的区别在于,单利法计算利息没有累积性程序即利息与时间成线性关系;而复利法则相反,它是以特定周期为基础,每个周期都要进行累积性计算。由此可见,复利计算方法对资金占用的数量和时间均有很强的约束力。它比较符合资金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运动的实际状态。目前,在经济分析计算中一般均按复利法计算投资效益,而单利法很少采用。

5.2.2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在实际中,利息可以按年、月、日等计算。由于计息的周期长短不同,同一笔资金在占用时间相等的情况下,其结果是不一样的,故有名义利率r和实际利率i之别。

5.2.2.1 名义利率r

r等于每一计息周期的利率与每年的计息周期数的乘积。设每月计息一次,利率1%,则年利率为1%×12=12%,即是名义利率。

5.2.2.2 实际利率i

一般i不等于r,但如果是按单利计息则i=r。例如设P=10万元,年利率为12%,若每年计息一次一年后时的利本和为:

F=P(1+i)n=10×(1+0.12)1=11.2(万元),如果按每月计息一次,则F=10(1+0.12/12)12=12.68(万元),所以有实际利率10)/10=12.68%,式中In为利息。

5.2.2.3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

设名义利率为r,一年中计息n次,则一个计息周期的利率为r/n,一年后利本和为:

F=P(1+i)n=10×(1+0.12)1=11.2(万元),如果按每月计息一次,则F=10(1+0.12/12)12=12.68(万元),所以有实际利率10)/10=12.68%,式中In为利息。

5.2.2.3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

设名义利率为r,一年中计息n次,则一个计息周期的利率为r/n,一年后利本和为:

而利息,由利息的定义有:

而利息,由利息的定义有:

式中:i为实际利率,或称之为有效利率;r为名义利率,或称之为定额利率;n为一年中的计息计总次数,例如,每月计息一次,则n=12,一年计息一次,则n=1,余类推。

由式(1.34)可知:

当n=1时

r=i

当n>1时

r<i

特别地,当n→∞时

式中:i为实际利率,或称之为有效利率;r为名义利率,或称之为定额利率;n为一年中的计息计总次数,例如,每月计息一次,则n=12,一年计息一次,则n=1,余类推。

由式(1.34)可知:

当n=1时

r=i(www.xing528.com)

当n>1时

r<i

特别地,当n→∞时

【例1.6】 某项目贷款投资1000万元,年利率为6%,试分别按一年计息一次、每季度计息一次、每月计息一次和按小时计息一次计算相应支付贷款利息。

解:按6%的年利率计算:

(1)一年计息一次,一年应付利息:

In1=1000×6%=60(万元)

(2)按每季度计息,一年应付利息:

【例1.6】 某项目贷款投资1000万元,年利率为6%,试分别按一年计息一次、每季度计息一次、每月计息一次和按小时计息一次计算相应支付贷款利息。

解:按6%的年利率计算:

(1)一年计息一次,一年应付利息:

In1=1000×6%=60(万元)

(2)按每季度计息,一年应付利息:

(3)按每月计息,一年应付利息:

(3)按每月计息,一年应付利息:

(4)按每小时计息,一年应付利息:

In4=1000×(er-1)=1000×(e0.06-1)=61.837(万元)

由此可见,每年中计息次数的不同,同一贷款额在一年中所付的利息是有区别的。

在进行经济分析和方案的经济比较时,为了便于比较各方案的经济效益,应将各方案的名义利率全部按算成实际利率,然后再进行分析、计算、比较。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都以实际利率为准。

5.2.3 等值、现值和将来值

等值是指在考虑时间因素的计算中,不同时点发生的绝对值不等的资金所具有相同的价值。等值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等值是以规定的利率为前提的。利用等值的概念,可以把某个时点发生的资金金额换算为另一时点的等值金额,这一过程称之为资金的等值计算。例如,某企业现在借款1000万元,在5年内以年利率6%还本付息,设他按如下四种方案进行偿付:

第1方案:在5年中每年年底仅偿付利息60万元,最后第5年末在付息的同时将本金一并归还。则总的利本和为:

F=60+60+60+60+1000×(1+0.06)1=1300(万元)

第2方案:在5年中对本金、利息均不作任何偿还,只在最后一年末将本利一次付清,则总的利本和为:

F=P(1+i)n=1000×(1+0.06)5=1338.2(万元)

第3方案:将所借本金分期均匀摊还,即每年末偿还本金200万元,同时偿还到期利息。则总的利本和为:

F=200+1000×0.06+200+800×0.06+200+600×0.06+200+400×0.06+200+200×0.06

=200×5+(1000+800+600+400+200)×0.06

=1180(万元)

第4方案:也将本金作分期摊还,每年偿还的本金不等,但每年偿还的本金加利息总额却相等,现设第一年偿还本金177.4万元,利息为60万元,年终总付款为237.4万元。那么第二年偿还的利息为(1060-237.4)×0.06=49.4(万元),再付本金188万元,如此类推,则总的利本和为:

F=237.4×5=1187(万元)

从上述四个还款方案可以看出,如果年利率6%不变,四种不同偿还方案与原来的本金1000元是等值的。即价值是相等的,所以对贷款者而言,任何一个偿还方案均可接受。但对借者而言,则可依据资金的占用和利用情况选择其中一种偿债方案。在实际中,有时需要把将来某一时点发生的资金换算成现时点(但不一定是指现在,也可以是指定的任何时间)的等值金额,称之为折现或贴现。所折算的金额称之为现值,贴现计算是本利和计算的逆运算,即:

(4)按每小时计息,一年应付利息:

In4=1000×(er-1)=1000×(e0.06-1)=61.837(万元)

由此可见,每年中计息次数的不同,同一贷款额在一年中所付的利息是有区别的。

在进行经济分析和方案的经济比较时,为了便于比较各方案的经济效益,应将各方案的名义利率全部按算成实际利率,然后再进行分析、计算、比较。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都以实际利率为准。

5.2.3 等值、现值和将来值

等值是指在考虑时间因素的计算中,不同时点发生的绝对值不等的资金所具有相同的价值。等值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等值是以规定的利率为前提的。利用等值的概念,可以把某个时点发生的资金金额换算为另一时点的等值金额,这一过程称之为资金的等值计算。例如,某企业现在借款1000万元,在5年内以年利率6%还本付息,设他按如下四种方案进行偿付:

第1方案:在5年中每年年底仅偿付利息60万元,最后第5年末在付息的同时将本金一并归还。则总的利本和为:

F=60+60+60+60+1000×(1+0.06)1=1300(万元)

第2方案:在5年中对本金、利息均不作任何偿还,只在最后一年末将本利一次付清,则总的利本和为:

F=P(1+i)n=1000×(1+0.06)5=1338.2(万元)

第3方案:将所借本金分期均匀摊还,即每年末偿还本金200万元,同时偿还到期利息。则总的利本和为:

F=200+1000×0.06+200+800×0.06+200+600×0.06+200+400×0.06+200+200×0.06

=200×5+(1000+800+600+400+200)×0.06

=1180(万元)

第4方案:也将本金作分期摊还,每年偿还的本金不等,但每年偿还的本金加利息总额却相等,现设第一年偿还本金177.4万元,利息为60万元,年终总付款为237.4万元。那么第二年偿还的利息为(1060-237.4)×0.06=49.4(万元),再付本金188万元,如此类推,则总的利本和为:

F=237.4×5=1187(万元)

从上述四个还款方案可以看出,如果年利率6%不变,四种不同偿还方案与原来的本金1000元是等值的。即价值是相等的,所以对贷款者而言,任何一个偿还方案均可接受。但对借者而言,则可依据资金的占用和利用情况选择其中一种偿债方案。在实际中,有时需要把将来某一时点发生的资金换算成现时点(但不一定是指现在,也可以是指定的任何时间)的等值金额,称之为折现或贴现。所折算的金额称之为现值,贴现计算是本利和计算的逆运算,即:

式中:1/(1+i)n为贴现系数;i为贴现率;F为将来值或终值;P为现值。

P是一个相对概念,一般地说,将t+k个时点上发生的资金折现到第t个时点,所得到的等值金额即为第t+k个时点上资金金额的现值。值得注意的是,贴现率i虽然与利率符号相同,但二者在概念上是有本质区别的。切不可混为一谈。

式中:1/(1+i)n为贴现系数;i为贴现率;F为将来值或终值;P为现值。

P是一个相对概念,一般地说,将t+k个时点上发生的资金折现到第t个时点,所得到的等值金额即为第t+k个时点上资金金额的现值。值得注意的是,贴现率i虽然与利率符号相同,但二者在概念上是有本质区别的。切不可混为一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