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色彩形制反映社会地位差异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色彩形制反映社会地位差异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云南不少民族的不同支系的区分,是以服饰的色彩和形制为依据的,其中最突出的是傈僳族、苗族和瑶族。傈僳族因妇女服饰色彩不同,分为白傈僳、黑傈僳和花傈僳。云南的瑶族因衣服裙裤的色彩和头饰的不同,分为蓝靛瑶、白裤瑶、顶板瑶、平头瑶、红头瑶等。在同一个民族内部,某些服饰的不同,特别是一些特殊饰物的使用,是身份和社会地位的标志。傈僳族男人要是在左耳上戴一串大红珊瑚,就表示这个人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荣誉与尊严。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色彩形制反映社会地位差异

云南不少民族的不同支系的区分,是以服饰的色彩和形制为依据的,其中最突出的是傈僳族苗族瑶族。傈僳族因妇女服饰色彩不同,分为白傈僳、黑傈僳和花傈僳。苗族分为白苗、花苗、青苗等,都以服饰的不同而区别。在花苗内部,又因头饰不同分为大头苗(包头布特长,包成的圆盘特大)、独角苗(发型呈圆锥体,像动物的角)等。云南的瑶族因衣服裙裤的色彩和头饰的不同,分为蓝靛瑶、白裤瑶、顶板瑶、平头瑶、红头瑶等。

在同一个民族内部,某些服饰的不同,特别是一些特殊饰物的使用,是身份和社会地位的标志。傈僳族男人要是在左耳上戴一串大红珊瑚,就表示这个人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荣誉与尊严怒族中,只有头人或者富裕户中的男人,才能在左耳上吊大珊瑚串子。在等级森严、贫富悬殊的彝族奴隶社会中,服饰在质料、款式、色彩上的等级特点更是十分鲜明。彝族文化研究学者杨甫旺讲得很详尽:“黑彝穿上档全毛或棉布服装,饰品配金戴银;头帕、上衣不能用鲜艳色做饰,均为素布宽衣,中年妇女宽布蓝花或蓝布青花,年轻妇女也有用红色的;帽盘一般要比白彝妇女的要大,衣裙要长,百褶要多,裙底边镶贴的黑布条要宽;黑彝妇女裙长及地,不露趾,行动起来拖地有声,威风凛凛。黑彝男子的头巾要缠得规整,大人小孩均穿一身黑表示稳重。白彝等级一般穿自制的羊毛或麻料衣服,妇女的服饰五颜六色,鲜艳夺目;白彝妇女裙不过膝;男子的头巾也比较随便。而终年住在黑彝家里的最底层的奴隶,则只能披麻布衣。”[2]这样的服饰,尊卑贵贱,一目了然。(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