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始制文字,改变着装

始制文字,改变着装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北朝周兴嗣在《千字文》中提到“始制文字,乃服衣裳”。传说黄帝作旃冕,仓颉(jié)作文字,伯余作衣裳,胡曹作冕,於则作扉履,嫘(léi)祖教民养蚕,抽丝做衣服。图1-3-1仓颉造字说到“乃服衣裳”,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嫘(léi)祖。从嫘祖、胡曹开始,人们才穿上衣裳。在此之前的原始文明阶段,人只是以树叶、兽皮往下身一围,直至嫘祖发明了衣裳。

始制文字,改变着装

南北朝周兴嗣在《千字文》中提到“始制文字,乃服衣裳”。这两句话说的是黄帝时代,人类最重要的发明是创造文字与制作衣服。中华文明自黄帝时代始,以甲子纪年,至今有五千多年。传说黄帝作旃(zhān)冕,仓颉(jié)作文字,伯余作衣裳,胡曹作冕,於则作扉履,嫘(léi)祖教民养蚕,抽丝做衣服。这些衣帽鞋袜的创始人被奉为圣人,这些传说虽然半虚半实,但符合人类生活方式进化的历程。

中国文字的诞生是先民长期累积发展的结果。近代考古发现了3 600多年前商朝甲骨文、约4 000年前至7 000年前的陶文、约7 000年前至10 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流传下来的仓颉造字的传说,说明仓颉应当是在汉字发展中具有特别重大贡献的人物,他可能是整理汉字的集大成者。

关于仓颉造字(图1-3-1),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个近似于神话的传说,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黄帝统一华夏之后,感到用结绳的方法记事,远远满足不了要求,就命他的史官仓颉想办法造字。于是,仓颉就在当时的洧(wěi)水河南岸的一个高台上造屋住下来,专心致志地造起字来。可是,他苦思冥想,想了很长时间也没造出字来。说来凑巧,有一天,从远方飞来一群黑鸟在他家稻田里觅食。鸟飞走后,仓颉发现地上满是鸟的脚印,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想,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如能抓住事物的特征,画出图像,大家都能认识,这不就是字吗?此后,仓颉开始留心观察各种动物蹄爪的形状,最后他的这一爱好扩展到了他见到的所有事物。譬如日、月、星、云、山、河、湖、海,以及各种飞禽走兽、应用器物,并按其特征,画出图形,造出许多象形字来。仓颉做事非常专一,他“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再通过系统深入地比较,逐渐把握了世间各种事物的外形特征。仓颉在此基础上采用“依类象形”“因声借字”“形声相益”等方法,创制了六类汉字,即所谓的“六书”。

图1-3-1 仓颉造字

说到“乃服衣裳”,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嫘(léi)祖。在我国神话传说中,她是养蚕缫(sāo)丝方法的创造者(图1-3-2)。北周以后,她被祀为“先蚕”(蚕神)。唐代著名韬略家、《长短经》作者、大诗人李白的老师赵蕤(ruí)所题唐《嫘祖圣地》碑文称:“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mò)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www.xing528.com)

胡曹是黄帝的臣子,来自上古胡部落,擅于制衣,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制作衣服的专家,是衣服的发明者(图1-3-3)。《吕氏春秋·勿躬》说:“胡曹作衣。”《淮南子·修务训》说:“胡曹为衣。”

从嫘祖、胡曹开始,人们才穿上衣裳。在此之前的原始文明阶段,人只是以树叶、兽皮往下身一围,直至嫘祖发明了衣裳。上身穿的叫作衣,下身围的裙子叫作裳,至于裤子,那是很晚才出现的。

图1-3-2 嫘祖缫丝

图1-3-3 胡曹制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