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盛唐气象:边塞诗派与李白-中华传统文化

盛唐气象:边塞诗派与李白-中华传统文化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盛唐诗歌普遍具有社会政治主题,反映了唐人充沛的活力及富有理想、高度自信、胸怀开朗、热情豪迈的精神风貌,境界博大深远,形成声律风骨兼备、雄壮浑厚的“盛唐气象”。(二)边塞诗派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三)唐诗的“双子”星座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以其饱满的热情、蓬勃的精神、豪放俊逸的创作个性集中地体现了盛唐的时代风貌。

盛唐气象:边塞诗派与李白-中华传统文化

唐诗歌普遍具有社会政治主题,反映了唐人充沛的活力及富有理想、高度自信、胸怀开朗、热情豪迈的精神风貌,境界博大深远,形成声律风骨兼备、雄壮浑厚的“盛唐气象”。

(一)山水田园诗派

盛唐王维孟浩然等继承了陶渊明谢灵运山水田园诗传统,以开阔的胸怀、深沉细腻的审美笔触绘就了充满田园乡趣和淡泊宁静之美的画卷。

孟浩然(689—740 年)是唐代第一个倾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其诗将随意点染的景物与清淡的情思水乳交融般地密合,烘托出一种富于生机的恬静,形成平淡清远而意兴无穷的明秀意境,有晶莹剔透之感。如《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写日暮泊舟的客愁,因野旷天低,江清月近而越显游子寂寞惆怅的寥远无际。如《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反映其济时用世的强烈愿望,故能以气势磅礴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表达不甘寂寞的昂奋情绪,构筑起完整的意境,表现出很高的艺术功力。

王维(701—761 年),字摩诘。前期,他写出了不少意气风发、充满豪情的诗篇,如《少年行》“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声调高朗,气魄宏大。他的边塞诗如《陇西行》《使至塞上》《观猎》等,以豪逸之气贯穿于富有特征的景物描写之中,意境雄浑壮阔。

王维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山水田园诗。他移植画艺以丰富和提高诗歌的表现力,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境。他热爱自然,熟悉农村,田园诗写得恬静闲适,具有一种静态美,如《渭川田家》。其山水诗讲究构图布局、设辞着色,常以彩绘的笔触传达出清丽丰润的美感,如《终南山》通过不同的视角,充分展示山岭的面貌,犹如中国山水画特有的构图方法: 不固定视点而力求把握景物整体境界。王维善于通过一些点睛之笔表现景物错落有致的纵深感和立体感,富有空间层次感,如《田园乐》“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他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善于敷彩,表现出丰富的色彩层次感,如《辋川别业》“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送邢桂州》“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不仅有灵妙的生气,而且富于视觉之美,风神摇曳,迥得天意。

王维深受禅宗的影响,能以无我之心深契山水自然的意志,发掘出自然山水其本身所包含的哲意禅理,以“默语无际,不言言也”的表达方式点染山水幽静清远之美趣,如《山居秋暝》静中蕴动,以动写静,空中有色,以色见空,以瞬间感受永恒,表达离尘绝世、物我合一的体悟和禅意,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二)边塞诗派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该派诗人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最为知名。这些诗人大都有边塞生活体验,他们的诗不仅描绘了壮阔苍凉、绚丽多彩的边塞风光,而且抒写了请缨投笔的豪情壮志以及征人离妇的思想感情,形成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等美学风格,体现出一种阳刚之美。

高适(约702—765 年)以边塞诗著称,代表作《燕歌行》内容丰富深刻,既有对男儿横行天下的英雄气概的表彰,又流露了将士们在艰苦战争中的思乡之情,表达战争给征人家庭带来的痛苦;既歌颂爱国将士英勇抗敌,又谴责边防失策、将帅无能,讽刺军中将帅骄奢,苦乐不均。举凡出征的军容、军情的紧急、塞漠的荒寒、战争的酷烈、战士的勇武、别离的悲怆、和平的祈愿等,俱熔为一炉,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

岑参(715—770 年)的70 多首边塞诗多为颂扬和道别之作,既热情歌颂了唐军的勇武和战功,也委婉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悲惨。他以“好奇”之眼看景,善于写带有异域情调的新鲜事物和边塞风光,如火山云、天山雪、热海蒸腾、瀚海奇寒、狂风卷石、黄沙入天等,以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夸张、比喻等浪漫主义表达方式,将边塞风光写得奇丽壮美,如“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充满奇情妙思。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捕捉边塞奇观,有大笔挥洒,有细节勾勒,有真实生动的摹写,也有浪漫奇妙的想象,再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www.xing528.com)

(三)唐诗的“双子”星座

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以其饱满的热情、蓬勃的精神、豪放俊逸的创作个性集中地体现了盛唐的时代风貌。

李白(701—762 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

李白一生留给后世900 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诗人终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的人生,以高昂亢奋的精神状态表现盛唐诗歌中英雄主义的艺术主题。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上天入地,游心驰神,而末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愤激之气溢于言表。李白即使写失路的忧愁,写寂寞和孤独,也没有丝毫寒促蹇涩的危苦之词,而是有着壮美的情采,充满热烈的人生之恋,充溢着生命活力。《将进酒》以惊天动地之势抒发满腔不平之气,洋溢着傲岸不羁。

李白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李白的山水诗意境有两大类型: 一类是在气势磅礴的高山大川中突出力的美、运动的美,在壮美的意境中抒发豪情壮思,超凡的自然意象和傲岸的英雄性格浑然一体,最著名的有《蜀道难》。另一类则着意追求光明澄澈之美,在秀丽的意境中表现纤尘不染的天真情怀,具有晶莹透剔的优美意境,如《渡荆门送别》“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古风》“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上李邕》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所描写的大鹏恰是他豪迈气质和狂放精神的写照。李白喜好雄伟瑰奇之象,在取材设象上善写大自然的伟力神功,如怪石、危崖、飞瀑、惊湍、轰雷、掣电,抒发豪迈气概和激情壮怀,诗歌具有昂扬感和飘逸感。李白的诗浪漫瑰丽,具有天马行空式的想象和幻想,往往奇之又奇,破空而来,造成“惊人”的艺术效果。大跨度的景象扫描,大幅度的时空转换,大反差的情感升降,大起落的结体布局,大胆的夸张、虚构和想象、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形成“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

杜甫(712—770 年)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早期作品充满自信,带有英雄主义的倾向,如《房兵曹胡马》《画鹰》《望岳》等。后期诗作主要反映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生活、个人经历和人生忧患等,多抒发他“穷年忧黎元”“济时肯杀身”的仁民爱物、忧国忧民情怀。最值得称道的是那些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的作品,如《兵车行》,诗歌借征夫对老人的答话,倾诉了人民对战争的痛恨,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

反映天宝后期动乱行将到来的社会风貌的名作,还有《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及安史之乱后写成的“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北征》等。杜甫频繁地以叙事诗的形式描述了亲眼所见的战争苦难和民间疾苦,反映了重要的历史事件,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客观性、广阔性,又可以证史,补史之不足,为历史提供了具体生动的生活画面。他以焦虑愤怒的态度,以高度概括的诗歌语言尖锐揭示军阀官僚的横暴腐败,记叙了自己在动乱时代辗转漂泊,历经饥寒困危、备尝忧患的遭遇。可以说,其“诗史”记述自身经历而折射出历史面目,乃乱离时世的悲歌,是他的生命与历史相随而饱经忧患的结晶。

杜甫充分发展了七律这一诗歌形式所蕴含的可能性。他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应酬、咏怀、羁旅、宴游、山水、时事,都融于精严的格律中。对仗精工,出神入化,布局精心,屈曲盘旋,语言精致,含义深邃,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如《登高》八句皆对,首联句中也对。七律由此成为一种既工丽严整又开合动荡、具有独特艺术表现力的诗体

杜甫的诗歌是兼备多种风格的,主要风格为沉郁顿挫。沉郁,指思想感情深厚、沉重、博大、悲壮;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兼之穷绝工巧,音节豪宕,格律精严而又富有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