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解放初到文革前的时期的服装变迁

从解放初到文革前的时期的服装变迁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为止,是20世纪下半叶服装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突出地表现为反对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由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都是如此,所以在服装上也有明显的反映。以前流行的西服和袍褂很快被社会所摒弃,妇女崇尚带有政治色彩的列宁装和民间传统的小花布棉袄,男子则以中山装和军便服为主。

从解放初到文革前的时期的服装变迁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为止,是20世纪下半叶服装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突出地表现为反对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由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都是如此,所以在服装上也有明显的反映。以前流行的西服和袍褂很快被社会所摒弃,妇女崇尚带有政治色彩的列宁装和民间传统的小花布棉袄,男子则以中山装和军便服为主。

列宁装源于前苏联,新中国建立后和前苏联是同盟,各方面受其影响,服装中的列宁装深受中国女性欢迎,一时在城市机关企业干部中流行。这种上衣为西服大驳领,双排八粒纽扣,偏门襟,两襟下方左右各有一个暗斜袋,有的加一条同色的布腰带(图8-33)。

图8-34 穿中山装的人士(www.xing528.com)

花布棉袄是当时女性最普遍的冬装,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棉袄都采用棉布裁制,中式裁法,有大襟和开襟两种,左右腰侧各有一个暗插袋,用布结疙瘩扣。棉衣里一般用深色布。棉袄外一般要加罩衣,以防弄脏棉衣,并加强了御寒性。农村妇女的罩衣与棉袄形制一样,城市妇女则大多用列宁装作罩衣。后来演进成春秋装,即前翻一字领﹑绱袖﹑五粒扣﹑平口暗袋。

中山装在20世纪50年代演变为毛式服装,但服装界仍以中山装来称谓它。主要变化是口袋省去了褶裥,纽扣减为五粒,立领改为翻领。这一服装成为城乡中老年男子最欢迎的服装,既能作为礼服出席不同规格的社交场合穿着,又能作为便服在日常生活中穿着。它延续了大半个世纪的传统,直到今天仍未退出服装的舞台(图8-34)。

由中山装演变出来的其他服装也广为流行,一是军便服,另一是青年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