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堤坝实施顺序优化方案

堤坝实施顺序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14 围堤实施顺序与龙口布置三类代表方案布置图由于跨越深槽的隔堤工程量最大,且隔堤改变了涨潮沟水域的流场,对水流干扰大,极有可能引起沙脊大范围冲刷,因此第一类方案首先予以排除。表4-3 水流数值模拟主要计算方案(续表)4.3.2.3 施工顺序实践与应用对多方案施工组织反复研究并多次论证之后,最终采用方案三,形成“全线多点作业,先护底后筑堤,先高滩出水,后沟槽截流,最后集中力量封堵龙口”的整体控制和实施顺序方案。

堤坝实施顺序优化方案

4.3.2.1 研究路线

针对建设规模及工程区域特殊的地貌和水力特征,堤坝实施顺序与库区分仓和龙口布置密不可分,总体思路可归结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建隔堤把围区分隔成几个小围区,每个小围区独立设龙口;

第二类,涨潮沟下游端深槽先行筑堤断流,沿沙脊的顺堤上设置多个小龙口,把顺堤分成若干段,各段同步抬升,顺堤出水断流后几个龙口同步合龙;

第三类,龙口设在涨潮沟下游端深槽进口,沿沙脊的顺堤整体抬升分段同步实施,最后合龙深槽龙口。

三类方案的代表布局见图4-14。

图4-14 围堤实施顺序与龙口布置三类代表方案布置图

由于跨越深槽的隔堤工程量最大,且隔堤改变了涨潮沟水域的流场,对水流干扰大,极有可能引起沙脊大范围冲刷,因此第一类方案首先予以排除。

第二类方案先堵深槽再做顺堤,最后对几个龙口同步合龙。第三类方案的指导思想是“先高后低、最后强攻”。高滩施工对水域的影响相对较小,施工初期保留既有较大的槽沟,在不明显影响涨潮沟水力特征的前提下,适当抬升涨潮沟进口高程,构筑龙口结构,在龙口构筑完毕、顺堤段除沟槽外都出水断流后,由上游往下游逐个封堵沟槽,最后集中力量合龙。

第二、第三类方案各有优缺点,前者先深后浅,似先难后易、难度均化,而后者循序渐进,便于管理、便于突击。由于研究涉及水动力条件、施工组织、造价等多个方面,因此,可组合多种手段,对比分析,综合评判。青草沙水库工程方案研究和验证的技术路线及过程见图4-15。

图4-15 堤坝实施顺序研究技术路线

4.3.2.2 实施顺序方案论证

1)水力分析

水力数值计算表明,对第二类方案,涨落潮流的主流向与顺堤几乎平行,沿顺堤布置的上下游龙口之间水流相位差可达1h左右,进出水步调不一致,导致在涨落潮过程中龙口规模作用部分相互抵消;无论选择几个龙口,以及单龙口的规模如何调整,每个龙口上的最大流速都超过3.5m/s,下游端的龙口最大流速总是最大,设计标准下龙口流速超过6m/s;进出龙口的水流流向与潮流推进方向近乎正交,导致龙口附近存在强烈的涡流,与涨潮沟口门上水流进出平顺形成对照,既不利于水流进出,又影响龙口安全保护;切断深槽进口的侧堤抬升到一定高度后过顶流速较大,从-5.0m至0.0m高程,流速从3.4m/s增至6.0m/s,高程超过1.0m后流速开始回落;在深槽侧堤抬升过程中,顺堤上龙口或顺堤沿线沟槽上进出水流速明显增加。由此判断,用常规抛填沙袋和抛石筑堤工艺,侧堤施工过程中因遭遇大潮高流速而发生“冲刷-抬升-再冲刷”拉锯作业的风险很大,堤身不易出水断流;此外在侧堤抬升至-4.0m之前,顺堤沿线必须全面实施保护,龙口必须构筑完毕,这就要求在侧堤施工的同时,顺堤也要全线开工,至少是全线护底开工。

对第三类方案,计算和整体试验均表明,在设计标准潮流条件下,深槽(侧堤)由-10.5m河床填高到-4m以下,对整个涨潮沟水域流场影响甚微;在深槽(侧堤)不高于-4m高程时,顺堤线上除两个大的沟槽外其余堤段可同步填高;为了避免沟槽段有较大的水流变化,沟槽段应尽量维持现状,也可结合沟槽段护滩适当抬升整平至-1.0m(原沟槽面高程约在-3.0m以上)。按对深槽龙口影响不明显、遭遇主汛期设计标准潮型时龙口上流速不超过6m/s、沟槽内流速不超过3m/s的要求,同时结合实际地形拟定的上下游两个沟槽保留宽度分别为主汛期6km和3km,主汛期后收缩至3km和1km。深槽龙口形成后可将两个沟槽按先上游后下游的顺序逐个合龙断流,两个沟槽断流后主龙口上的流速可控制在6.5m/s以下。

水力分析表明,先堵深槽对顺堤上流场影响较大,而且深槽抬升过程中过堤流速增大,不易断流。

2)施工组织强度分析

从施工组织的角度,多个小龙口合龙难度相对较小,但风险点分散,合龙同步的施工组织难以保证,不同步则极有可能因一个龙口滞后而使整个工程合龙失败。第三类方案顺堤施工比较容易,难度集中在深槽龙口上,高流速难以避免。第三类方案分析论证的方法、条件、工程进度等主要工况组合汇总见表4-3。(www.xing528.com)

表4-3 水流数值模拟主要计算方案

(续表)

4.3.2.3 施工顺序实践与应用

对多方案施工组织反复研究并多次论证之后,最终采用方案三,形成“全线多点作业,先护底后筑堤,先高滩出水,后沟槽截流,最后集中力量封堵龙口”的整体控制和实施顺序方案。其最大优势在于虽然龙口流速很高,但风险点集中,易于管理和采取强化措施,可操作性强。

第三类方案的具体做法归结为:开工顺序,全线(多点)同步,护底超前;断流顺序,先高(滩)后低(槽);沟槽封堵,由上(游)往下(游),逐个进行;主龙截流,分层抬升,超强作业。施工组织以主汛期为界,将整个大堤合龙前建设分为两个阶段:一阶段实施布置见图4-16,包括全部沟槽的铺排护底;二阶段填筑一阶段留后的堤段,要求在主汛期结束后至当年或次年初主龙口合龙前达到断水

图4-16 青草沙围堤分期实施布置示意图

1)一阶段大堤施工作业面及推进方式(图4-17)

一阶段大堤施工总体进度控制要点为:北堤高滩段形成渡汛断面,同时港汊完成护底形成纳潮口,同时东堤堤身抬高至-6m。

一阶段各工序推进顺序和推进方式:软体排铺设→高滩段袋装砂平行提高至渡汛断面(堤身施工须满足超前护底300m的要求)→港汊完成护底形成纳潮口(护底尽可能尽快完成)→临时堤头或持续推进,或形成堤头保护→同时东堤分层抛填袋装砂堤身抬高至-6m和铺设软体排。

图4-17 青草沙围堤一阶段施工布置示意图

2)二阶段大堤施工作业面及推进方式(图4-18)

二阶段大堤施工进度控制要点为:北堤形成渡汛断面,北堤上两个纳潮口由上而下先后形成副龙口,同时东堤堤身平行抬高至-3m,东堤堤身平立堵推进至5.5m以上,东堤主龙口保护结构施工完成→副龙口截流。

二阶段各工序推进顺序和推进方式:1#纳潮口多点平立堵推进形成渡汛断面→1#纳潮口合龙→同时2#纳潮口平立堵推进形成副龙口→同时3#纳潮口多点平立堵推进至5.5m以上(-3m以下平行抬高,-3m以上袋装砂堤身施工采取多点出水平行抬高与立堵推进相结合)→同时主龙口袋装砂平行抬高至-4m→主龙口护底保护结构施工→800m主龙口保护结构施工完成→2#纳潮口副龙口截流。

图4-18 青草沙围堤二阶段施工布置示意图

3)施工顺序实践与应用效果

施工实践证明,计算和验证揭示的不利水力现象都在实践过程中有一定程度的反映,但未发现明显超过预计的不利水力条件和冲刷情况。其中,上游沟槽附近地形变化复杂,沟槽中的水流流向与堤线斜交,加之随着堤身抬高,围区内外侧水位差逐步显现,因而此沟槽封堵前流态最为复杂,局部瞬时实测流速达到约4m/s,比预计情况稍高,但历时较短;下游沟槽水流较为平顺,实际情况与研究结果接近,虽较高流速持续时间比上游沟槽长,但最大实测流速在3.5m/s以下,未产生不利情况。截流前半年多时间内,主龙口上实测最大流速5.15m/s,比研究揭示的设计标准下6.5m/s流速小,龙口流态平稳,直至截流成功。

为避免堤身抬高引起流场变化而导致周边河床和滩面冲刷,应超前铺排护底。合理确定超前护底的范围有利于合理施工组织,既避免了因铺排护底超前要求过高而影响后道工序实施、从而影响工期,又避免了铺排护底超前不足而引起的冲刷,大大减小了未及时保护造成的不必要的工程损失,意义重大。计算和物模揭示,滩面越深超前护底距离可以越短,高程在-8.0m以下的深槽“超前”300 m以上即可,局部受光电缆搬迁而影响铺排护底的堤段,“超前”按150m控制,实践证明这样的距离是合适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