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了解火炮组成及功能

了解火炮组成及功能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义而言,现代火炮主要由炮身和炮架两大部分组成。炮闩用于闭锁炮膛、击发炮弹和抽出发射后的药筒。复进机用于在平时将炮身保持在待发位置,而在射击时储存部分后坐能量,并使后坐部分在后坐终止时复进到原来的位置。复进节制器主要用于在复进过程中产生液压阻力,消耗部分复进剩余能量,保证后坐部分平稳复进到位。

了解火炮组成及功能

广义而言,现代火炮主要由炮身和炮架两大部分组成。

1.炮身

炮身主要用于完成炮弹的装填和发射,并赋予弹丸初速和方向。炮身主要由身管、炮尾、炮闩和炮口装置等组成。

身管直接承受发射时的火药燃气压力,并赋予弹丸初速及飞行方向。

炮尾用于容纳炮闩并与其一起闭锁炮膛、连接身管和反后坐装置。

炮闩用于闭锁炮膛、击发炮弹和抽出发射后的药筒。现代火炮大都采用半自动或全自动炮闩。

炮口装置安装在炮口,是控制和利用弹丸出炮口后膛内高速喷出的高温高压火药燃气,以完成某种特殊任务的特殊装置。(www.xing528.com)

2.炮架

炮架主要用于支撑炮身并赋予火炮不同的使用状态。炮架赋予炮身一定射向,承受射击时的作用力并保证射击静止性和稳定性,是全炮运动时或射击时的支架。炮架主要由反后坐装置、摇架、上架、高低机、方向机、平衡机、瞄准装置、下架、大架和运动体等组成。

反后坐装置主要用于在射击时消耗和储存后坐能量,控制后坐部分的运动和作用力,保证火炮射后复位。通过反后坐装置,可以将射击时作用于火炮上的时间短、变化极大的炮膛合力转化为作用时间较长、变化较平缓的后坐力,从而使炮架受力减小,全炮质量减轻,全炮跳动减弱。反后坐装置通常包括制退机、复进机和复进节制器。制退机用于在火炮射击时产生液压阻力,消耗部分后坐能量,并控制后坐部分的运动规律。复进机用于在平时将炮身保持在待发位置,而在射击时储存部分后坐能量,并使后坐部分在后坐终止时复进到原来的位置。复进节制器主要用于在复进过程中产生液压阻力,消耗部分复进剩余能量,保证后坐部分平稳复进到位。

摇架主要用于支撑炮身,约束炮身后坐和复进时的运动方向,与上架配合赋予火炮仰角,并传递射击载荷。上架主要用于支撑火炮的起落部分(包括炮身、反后坐装置和摇架),与下架配合赋予火炮方位角,并传递射击载荷。高低机用于驱动起落部分赋予火炮仰角。方向机用于驱动回转部分赋予火炮方位角。平衡机用于平衡起落部分的重力矩,使俯仰操作轻便、平稳。瞄准装置用于装定火炮射击数据,使炮膛轴线在发射时处于正确位置,以保证弹丸的平均弹道通过预定目标点。瞄准装置由瞄准具和瞄准镜组成。下架主要用于支撑火炮的回转部分(包括起落部分、上架、高低机、方向机、平衡机和瞄准装置等),与上架配合赋予火炮方位角,并传递射击载荷。大架主要用于支撑全炮,射击时保证全炮射击静止性和稳定性,行军时连接牵引车

运动体是火炮运行和承载机构的总称。牵引式高炮的运动体一般称为炮车,自行火炮的运动体一般称为底盘。牵引式地面炮的运动体由前车、后车、基座(或十字梁)、行军缓冲器减震器刹车装置、牵引装置等组成。为了提高机动性,现代大口径牵引火炮还设有辅助推进装置,又称自走炮。射击时,运动体与大架一起支撑全炮,在行军时作为炮车。火炮运动体主要保障火炮的运动便捷性、道路通过性、高速牵引性、操作轻便性和工作可靠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