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地点控制技术在现场应用中的重要性及压力控制设置例析

多地点控制技术在现场应用中的重要性及压力控制设置例析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际生活和生产现场中,通常需要在两地或两地以上的地点进行控制操作,如自动电梯就需要多地点控制,人在任意层的楼道上都能够得到控制,当人在梯厢里在里面控制,人未上梯厢前在楼道上控制等。根据这一原则可推广于n个地点的控制。为此,应设置压力控制。图4-17 多地点控制线路水泵机组在一定的限定压力值范围内不断地自动循环运行,向用户供水。

多地点控制技术在现场应用中的重要性及压力控制设置例析

实际生活和生产现场中,通常需要在两地或两地以上的地点进行控制操作,如自动电梯就需要多地点控制,人在任意层的楼道上都能够得到控制,当人在梯厢里在里面控制,人未上梯厢前在楼道上控制等。由前述可想到,用一组按钮可以在一处进行控制,可以推想,要在多地进行控制,就应该有多组按钮,而且,这多组按钮的连接原则必须是各地点起动按钮的常开触头要并联,构成“或”逻辑;各停车按钮的常闭触头应串联,构成“与”逻辑。图4-17是实现三地控制的线路。根据这一原则可推广于n个地点的控制。

图4-18是一种自动增压给水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系统由蓄水箱、增压气压罐和水泵机组组成,分别安装在不同地点。增压气压罐的作用是增加水的压力,以满足给水水压的要求。系统的运行要求如下:

(1)保证水泵机组只在蓄水箱中有充足水的状态下工作,防止水泵电机空转,造成机械损坏。因此,应设置蓄水箱水位控制,水位控制器应自动控制在水位上限位置停止水泵电机工作、下限位置起动水泵电机工作,水泵机组只工作在上、下限之间范围。

(2)自动增压(气压)给水设备是补偿补气式,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及时补气,因此,增压气压罐体的压力也需要自动控制,其压力不能超过上、下限值运行。为此,应设置压力控制。

978-7-111-37326-1-Chapter04-22.jpg

图4-17 多地点控制线路

(3)水泵机组在一定的限定压力值范围内不断地自动循环运行,向用户供水。(www.xing528.com)

978-7-111-37326-1-Chapter04-23.jpg

图4-18 自动增压给水设备电气控制原理图

图4-18中,SR1、SR2分别是蓄水箱的下限(L)和上限(H)水位监测干簧管,当蓄水箱的水位高于下限水位时,SR1闭合。KM3、KM4用于信号指示、补气罐的控制及蓄水箱进水控制,本图有删节,未画出,读者可以想象出这一部分的电路原理。KP是电接点压力表。系统工作时,合上刀开关QS、低压断路器QF、旋转开关SA,电源指示灯HL1发亮,指示系统开始工作。当蓄水池水位正常时,SR2闭合,中间继电器KM经干簧管SR1动作并自锁,KM的常开触头闭合,指示灯HL2发亮,指示蓄水箱水位正常。当增压气压罐压力下降时,电接点压力表KP下限(L)触头闭合,中间继电器KM1动作,其常闭触头断开,常开触头同时闭合,接触器K得电动作,水泵电机起动运转,其常开辅助触头K闭合,并由KM1自锁,当增压气压罐压力上升到上限值时,电接点压力表KP断开,但不切断电路,增压气压罐压力继续上升,KP上限(H)触头闭合,中间继电器KM2得电,其常闭触头断开、常开触头闭合,并由KM2自锁,切断K、KM1,水泵电机断电而停止运转。随着用户不断地用水,增压气压罐压力下降,当压力下降到电接点压力表KP的下限值时,KP下限触头闭合,自动进入下一个循环,以此类推。如要停止系统运行,可断开S或QS即可。检修时应断开QS隔离电源。

由上可见,系统中采用了位置控制及压力控制的原理。其功能是保证给水的连续性并保持一定的给水压力。此外,还有保护作用,水位(置)控制除了控制蓄水箱的进水量以保证有足够的水量外,还起到避免水泵机组在无水状态下空转而损坏的可能性。压力控制除了控制水压能满足用水的要求外,还起到避免压力过高而引起增压气压罐损坏等事故。这种控制原理在电气控制系统中是常见的,只要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单元控制电路及逻辑组合的方法,举一反三,就能设计出理想的控制电路或系统。

另外对于风机、水泵等流量机械往往需要对管网压力进行控制,其恒压控制部分往往需要对模拟量进行PID控制,而其上下极限控制部分的控制原理与上述相似。可参见图3-33。

为实现以上各种控制与保护,需要采用各种专用的温度、压力、流量、速度传感器或继电器,它们的基本原理都是在控制回路中串联一些受这些参数控制的常开触头或常闭触头,通过逻辑组合、联锁控制等实现的。有些继电器的动作值能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以满足不同场合的保护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