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壳体对特性的影响的分析介绍

壳体对特性的影响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壳体厚度及材料对弹丸冲击作用下,带壳装药引爆特性影响显著。初始撞击时,观测点1压力峰值最高,约为15.8 GPa,但随后快速衰减,表明B炸药未被成功引爆。图5.23未引爆6 mm厚LY12硬铝壳体装药典型过程2.A3钢装药壳体变为A3钢时,柱形钨合金弹丸以2 390 m/s速度撞击,且未引爆B炸药典型作用过程如图5.27所示,各观测点压力-时间历程曲线如图5.28所示。单个弹丸对100 kg和200 kg爆破弹地面引爆实验结果列于表5.6。

壳体对特性的影响的分析介绍

壳体厚度及材料对弹丸冲击作用下,带壳装药引爆特性影响显著。数值模拟中,弹丸质量为4.56 g,材料为钨合金,尺寸为ϕ7.0 mm×7.0 mm。装药为B炸药,壳体材料分别选择LY12硬铝和A3钢,厚度均为6 mm。

1.LY12硬铝

柱形钨合金弹丸以2 270 m/s速度撞击未引爆带壳装药典型计算结果如图5.23所示,各观测点压力-时间历程曲线如图5.24所示。初始撞击时,观测点1压力峰值最高,约为15.8 GPa,但随后快速衰减,表明B炸药未被成功引爆。弹丸速度升高至2 275 m/s时,典型作用过程如图5.25所示,炸药内各观测点压力-时间历程曲线如图5.26所示。在初始撞击下,炸药迅速被引爆,除观测点1外,其余观测点处相继出现压力峰值,且最高可达30 GPa以上,表明B炸药在钨合金弹丸作用下发生了稳定爆轰。

图5.23 未引爆6 mm厚LY12硬铝壳体装药典型过程

2.A3钢

装药壳体变为A3钢时,柱形钨合金弹丸以2 390 m/s速度撞击,且未引爆B炸药典型作用过程如图5.27所示,各观测点压力-时间历程曲线如图5.28所示。相比之下,碰撞速度增加至2 400 m/s时,装药被成功引爆,典型作用过程如图5.29所示,各观测点压力-时间历程曲线如图5.30所示。

图5.24 未引爆6 mm厚LY12硬铝壳体装药压力时程曲线

图5.25 引爆6 mm厚LY12硬铝壳体装药典型过程

图5.26 引爆6 mm厚LY12硬铝壳体装药压力时程曲线

图5.27 未引爆6 mm厚A3钢壳体装药典型过程

图5.28 未引爆6 mm厚A3钢壳体装药压力时程曲线

图5.29 引爆6 mm厚A3钢壳体装药典型过程

图5.30 引爆6 mm厚A3钢壳体装药压力时程曲线

柱形钨合金弹丸速度较低时,炸药中压力峰值约为14 GPa,后续则快速衰减;随着弹丸速度增加,各观测点压力峰值不断升高,且观测点4压力峰值最高,可达到35 GPa,表明炸药发生了稳定爆轰。

除数值仿真,国内外学者还开展了大量理论研究,获得了惰性弹丸引爆带壳装药概率经验公式,如苏联引爆概率公式和Jacobs-Roslund公式。

苏联学者通过实验,得到了引爆概率Pex的经验公式。

当10-6A1≤6.5+100a1时,(www.xing528.com)

当10-6A1>6.5+100a1时,

式中

式中,ρe为被引爆炸药密度;ρm1为被引爆物外壳密度;δ1为被引爆物外壳厚度;ρm2为装药壳体金属密度;δ2为装药壳体金属厚度;vf为弹丸速度;mf为弹丸质量。

单个弹丸对100 kg和200 kg爆破弹地面引爆实验结果列于表5.6。

表5.6 单个弹丸引爆概率

Jacobs-Roslund主要用来预测弹丸撞击炸药临界冲击起爆速度,表述为

式中,vC为炸药爆炸临界碰撞速度,km/s;A为炸药敏感系数,img;B为弹丸形状系数;C为壳体保护系数;T为壳体厚度,mm;D为弹丸主要尺寸,mm;θ为撞击入射角

弹丸形状及着靶姿态对起爆炸药有较大影响,弹丸形状系数B表述为

式中,α为弹丸头部锥角,范围为70°~160°,如图5.31所示。

如果弹丸为正圆柱形,头部锥角大于160°,则形状系数为

立方体弹丸,如果不是面撞击的情况,则α为

式中,β为最接近目标面的弹丸面与目标面的夹角,如图5.31所示。

图5.31 立方体和锥形弹丸撞击靶板角度关系

以Weibull函数为基础,起爆概率可根据下式计算

式中,P(vr)为弹丸以速度vr撞击炸药的起爆概率;常数B6、B7和B5基于Jacobs-Roslund方程计算得到。

在Jacobs-Roslund方程中,如果弹丸以最有利姿态撞击目标靶,就可得到最小临界速度vmin;以最不利姿态撞击靶板,就可得到vmax;vmid介于两者之间,需要通过实验或经验方法得到,也可取vmin和vmax两者的平均值进行估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