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可接插逻辑控制器与顺序控制器使用简介

可接插逻辑控制器与顺序控制器使用简介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8 可接插控制逻辑a)晶体管驱动输出 b)RS触发器驱动输出图1-8 可接插控制逻辑a)晶体管驱动输出 b)RS触发器驱动输出图1-9 程序步进控制电路程序步进器的步进,或叫程序转换,由输出动作完成的应答信号,即输入信号控制。上述这两种控制器的出现,把控制电路发展成了电子控制器。

可接插逻辑控制器与顺序控制器使用简介

1.可接插逻辑控制

在图1-7电路中,吸收电阻、隔离二极管是直接与继电器线圈串联的。继电器工作时,通过它们的电流都相等;继电器不工作时,通过吸收电阻的电流则更大。这既浪费电能,又得考虑散热问题,所以不大适用。

图1-8电路是它的改进。图1-8a的继电器线圈通过晶体管带动。吸收电阻、隔离二极管与带动继电器工作的晶体管的基极相连,所以消耗的功率小得多。

图1-8b用RS触发器代替继电器。输出为无触点元件。不仅消耗功率低,而且转换速度快,工作可靠,工作寿命也长。

在这个基础上,还可用一些集成电子元件,使控制器小型化,成为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可方便地用以实现输出与输入之间的逻辑变换。但是,它的变换编程只能通过逻辑方阵中竖线与横线的不同连接实现,所以实际上应称之为可接插逻辑控制器。

2.可编程序顺序控制器

搞过逻辑设计的人都有这样体会,用逻辑运算的方法做逻辑综合是比较难的。特别是对时序逻辑,处理起来更难。而用程序步进控制的思路处理它,则比较容易。

图1-9所示为程序步进控制电路。图中的程序步进器按顺序1、2、3…转换程序。程序与输出的对应关系通过逻辑方阵(图左下方)预选。如图所示,程序1与输出B相连、程序2与输出C相连,即执行程序1时,可使输出B工作,等等。要改变程序与输出的关系,只要改变这里的竖线与横线间连接就可以了。

978-7-111-26319-7-Chapter01-8.jpg(www.xing528.com)

图1-8 可接插控制逻辑

a)晶体管驱动输出 b)RS触发器驱动输出

978-7-111-26319-7-Chapter01-9.jpg

图1-9 程序步进控制电路

程序步进器的步进,或叫程序转换,由输出动作完成的应答信号,即输入信号控制。而执行某个程序后到底由哪个应答信号控制步进,也通过逻辑方阵(图左上方)预选。如图所示,执行程序1时,输入X动作可使程序步进;执行程序2时,Z可使程序步进,等等。要改变这个关系,用改变横线与竖线的连接即可实现。

实现图1-9关系的具体电路很多,而且都用了集成电子电路,由于它是按程序顺序工作的,程序的动作又是可更改的,故称之为顺序控制器。

上述这两种控制器的出现,把控制电路发展成了电子控制器。它可由专门厂家成批生产,用户购置后,依需要设计好逻辑关系,稍作接线即可使用。这应该说是电气控制的一大进步。

不过,它们编程是靠硬件实现的,还是不大方便。同时,大规模集成电路也难以使用。这使得这种控制器的进一步小型化、降低成本、降低功耗,以及获得更高的可靠性都受到限制。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这两种控制器虽然也风行过一时,但最后还是被淘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