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针织面料加工工艺及组织特性

针织面料加工工艺及组织特性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加工工艺不同,针织面料分为纬编针织面料和经编针织面料。图7.12纬编针织物图7.13意匠图纬编针织面料的组织纬编针织面料常用的织物组织及特性如下。图7.16罗纹组织③双反面组织。图7.21复合组织7.2.2.2经编针织面料经编针织面料是由一组或几组纵向平行排列的纱线同时沿经向喂入织针而形成的针织物。图7.22经编蕾丝③变化组织及其他组织。

针织面料加工工艺及组织特性

根据加工工艺不同,针织面料分为纬编针织面料和经编针织面料。

7.2.2.1 纬编针织面料

针织面料

纬编针织面料的基本单元是线圈,线圈的形态如图7.12所示。

(1)纬编针织面料的表示方法

①线圈图。线圈图即用线圈图形表示线圈结构在织物中的形态,如图7.12所示。从线圈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针织物结构单元在织物内的连接和分布,有利于了解针织面料中织物的形态和结构,但线圈图仅用于表示较为简单的织物组织,复杂的结构和大型的花纹绘制起来比较困难,且不好表达。

②意匠图。意匠图是把针织结构单元组合的规律用人为规定的符号在小方格纸上表示的一种图形。如图7.13所示,每一个方格的行和列分别代表织物的一个横列和一个纵行。

③编织图。编织图是将针织面料中织物的横断面形态按编织顺序和织针的情况用图形表示,如图7.14所示。

图7.12 纬编针织物

图7.13 意匠图

(2)纬编针织面料的组织

纬编针织面料常用的织物组织及特性如下。

图7.14 罗纹组织编织图

①纬平针组织。纬平针组织是针织面料中结构最简单的组织,由连续的单元线圈相互串套而成,在织物正反面形成不同外观,如图7.15所示。该组织的横向延伸性大,但易卷边和脱散,广泛用于内衣、外衣和各类袜品。

图7.15 纬平针织物正、反面

②罗纹组织。罗纹组织为双面组织,由正面线圈和反面线圈在纵向交替配置而成。根据正反面线圈纵行相间配置的数目的不同,可分为1+1、2+2、1+2、3+5等。罗纹组织的弹性非常好,多用于内衣制品及要求有拉伸性的服装部位,如衣服的下摆、袖口和领口等,如图7.16所示。

图7.16 罗纹组织(www.xing528.com)

③双反面组织。双反面组织是双面纬编组织中的一种基本组织,它是由正面线圈横列和反面线圈横列相互交替配置而成,如图7.17所示。纵向拉伸时具有很大的弹性和延伸度,使织物具有纵、横向延伸度相似的特点。双反面组织在服装中经常用于门襟、领子、下摆、袖口及局部的装饰。

图7.17 双反面组织正、反面线圈图

④变化组织。变化组织是在一个基本组织的相邻线圈纵行间,配置另一个或几个基本组织的线圈纵行,如常用的双罗纹组织。双罗纹组织又称为棉毛组织,由两个罗纹组织复合而成,在织物的正、反面形成相同外观的正面线圈,广泛用于内衣和运动装,如图7.18和图7.19所示。

花色组织。纬编针织物有各种花色组织(图7.20)。它们是在基本组织或变化组织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纱线,按一定规律编织不同结构和线圈而形成的,如衬垫组织、集圈组织、菠萝组织、长毛绒组织、衬经衬纬组织等。这些组织在内外衣、毛巾、毯子、童装及运动装得到广泛应用。

图7.18 变化罗纹组织

图7.19 罗纹空气层组织

图7.20 花色组织

⑥复合组织。复合组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纬编组织复合而成(图7.21)。根据各种纬编组织的特性,复合成所要求的组织的特性。目前应用较多的复合组织有双层组织、空气层组织、点纹组织(由不完全罗纹组织和不完全平针组织复合而成)、胖花组织等。它们综合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组织、变化组织、花色组织的特性,应用于内外衣等服装面料。

图7.21 复合组织

7.2.2.2 经编针织面料

经编针织面料是由一组或几组纵向平行排列的纱线同时沿经向喂入织针而形成的针织物。

经编针织面料的基本组织如下。

①编链组织。每根纱始终在同一针上垫纱成圈的组织,称为编链组织。各根经纱所形成的线圈纵行之间没有联系,有开口和闭口两种。由于纵向的拉伸性小,又不易卷边,常作为衬衫布、外衣布等低延伸织物及花边窗帘等制品的基本组织。

②经平组织。每根经纱轮流在相邻两根针上垫纱,每个线圈纵行由相邻的经纱轮流垫纱成圈,由两个横列组成一个完全组织。这种组织具有一定的纵、横向延伸性,且卷边性不显著,常与其他组织复合,用于内外衣、衬衫等。

图7.22 经编蕾丝

③变化组织及其他组织。除以上组织外,还有经绒、经斜等组织,这些组织在内衣、外衣、蕾丝(图7.22)、花边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