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物联网技术与食品可追溯供应链的发展

物联网技术与食品可追溯供应链的发展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该系统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农场、工厂、仓库、超市和消费者对食品相关信息的自动识别与共享,从而有利于提升食品供应链的透明度。图8-2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安全追溯平台模型

物联网技术与食品可追溯供应链的发展

8.2.2.1  物联网技术的产生及特征

物联网的产生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发明的网络无线射频识别系统,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利用无线通信等技术建构的一个物品之间信息共享的网络。在物联网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无线通信技术是无线射频识别标签技术(RFID)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WSN)。RFID系统的建立需要海量的阅读器以及附着在物品上的移动电子标签,移动电子标签中存储着目标物品的相关信息,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电子标签中物品信息的共享,物品之间无须人工干预就能彼此进行实时信息交互,从而可以实现对物品的管理。因此,物联网就是物品与物品之间相互连接的互联网,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拓展的网络,其用户端不仅有人与人的交互,而且延伸到了物品与物品之间的信息交换。物联网借助智能感知、自动识别及普适计算等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也包括食品行业。

物联网使食品供应链的全过程管理产生革命性的改变,可大幅度降低管理成本并提高物流效率,真正实现物品的可追溯性,帮助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完善供应链管理。

8.2.2.2 物联网技术在食品透明供应链中的应用

利用物联网技术,食品供应链核心企业能将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过程中的所有物品通过互联网及识别设备连接起来,实现智能、透明的实时管理。学术界和实务界对物联网在食品供应链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从技术上提出了不同的应用系统模式,这类系统一般由三个层次组成:

(1)采集层。以RFID阅读器等设备实时监控和跟踪食品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进行数据的采集和编码。(www.xing528.com)

(2)传输层。将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数据中心,实现信息共享。

(3)应用层。各种实际需求在物联网上的具体应用,包括企业、监管部门、消费者等对平台的访问。

赵震等(2015)提出了一个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安全追溯平台模型(如图8-2所示)。[108]该平台是一个可应用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食品供应链核心企业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该系统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农场、工厂、仓库、超市和消费者对食品相关信息的自动识别与共享,从而有利于提升食品供应链的透明度。

图8-2 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安全追溯平台模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