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层位动态标定的精细技巧

层位动态标定的精细技巧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震地质层位标定是储层预测的关键,它将地震资料与钻井资料相互关联,使二者之间建立一个准确的对应关系。在分析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声波时差和密度测井曲线制作合成地震记录,对本区的地震地质层位进行标定。图3-26多井子波提取与综合子波计算④文51 块精细储层动态标定技术研究。

层位动态标定的精细技巧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是储层预测的关键,它将地震资料与钻井资料相互关联,使二者之间建立一个准确的对应关系。其本质上是一种基于测井曲线与地震子波的正演,由测井资料中的速度信息将测井深度域信号转化为时间域信号,并通过合成地震与井旁道地震记录的对比匹配,生成联系测井与地震信息的时间曲线,达到井震标定和匹配的效果。

常规面向构造研究的井震标定本质上是为了求取相对准确的时深关系,将深度域的钻井信息与时间域的地震信息匹配起来,从而达到利用地震波形信息研究构造特征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只要求大套地震反射标志层对应即可。

面向储层研究的精细标定技术在求取更为精确的时深关系的同时,需要研究大套地层内部的韵律变化及储层集中段的地震响应特征,这就要求在研究层段(一般为300~500 ms)内合成地震记录与地震记录的每个同相轴的相位、振幅等信息都严格对应,要求精度也更高。

理论上,地震与测井资料都是地下地质体的响应,在地震与测井资料品质较高时,由测井信息求出的合成地震记录与实际地震记录较为匹配。但在实际研究中,往往需要对地震和测井信息进行处理与优化,提高信噪比后,二者才能达到较好的匹配程度。

在分析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声波时差和密度测井曲线制作合成地震记录,对本区的地震地质层位进行标定。标定的步骤如下:

①选择经环境校正和标准化处理后的声波测井曲线,用于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

②确定制作合成记录的主频。首先提取地震资料目的层段的主频。

图3-25 所示为目的层段地震资料的主频,可以看出,纯波地震资料的有效频宽为7~60 Hz,主频约为28 Hz。为了更好地标定储层,选取30 Hz 的主频制作合成记录与井旁地震道进行对比。

图3-25 研究区地震资料频谱图

③选取合适的子波:井震标定和地震反演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的子波的提取。

通常情况下,首先通过统计学算法提取井旁道的零相位子波,进行第一轮的标定,之后再利用相位-幅度谱估算方法提取井旁道的确定子波,反复调整正演地震记录实际地震道的匹配关系,最终利用多井求取一个理想的综合子波(图3-26)。

图3-26 多井子波提取与综合子波计算(www.xing528.com)

④文51 块精细储层动态标定技术研究。

经过三十多年的开发,地下油水关系复杂,储层的流体与物性均发生了变化,精细储层动态标定技术综合考虑了注水开发对储层流体和物性的影响,应用测井岩石物理的方法正演不同流体和孔隙度情况下储层的声波、密度等弹性特征曲线,拟合流体置换及孔隙变化对合成记录拟合的影响(图3-27),不断进行合成记录与原始地震道匹配,最终达到精细标定储层的目的。

在标定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测井曲线和地质认识,对个别井进行改造,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对应;同时,对目的层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使相关系数大于0.8。按标定后的时深关系进行时深转换,同时,对各井的时深关系曲线进行交汇对比,以便取得研究区正确的时深转换关系。根据钻井地质分层,利用测井井旁地震子波并参考研究区速度,制作井的合成地震记录。必须保证合成记录与地震数据的最大匹配,使剩余值最小。用多条连井剖面进行检测,直到标志层与井分层吻合好,在此过程中产生时间域的波阻抗曲线,如图3-28 所示。

图3-27 文51-74 井动态井震标定图

图3-28 环境校正前后标定结果对比图

(a)校正前;(b)校正后

在全叠加数据估算子波基础上(图3-29),对7 个部分叠加数据体进行子波估算。AVO 子波分析使用的时窗与全叠加数据估算子波使用的时窗一致。从提取的AVO 子波可以看出,地震资料在目的层段的振幅能量从近道到远道由强变弱,各个叠加数据体的子波幅度、相位关系清晰(图3-30)。子波分析结果中,地震资料零相位化做得相当好,基本接近零相位,子波主频随着偏移距的增加而降低。

图3-29 全叠加数据体多井子波提取

图3-30 部分叠加数据体的子波估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