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还原染料的染色方式详解

还原染料的染色方式详解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还原染料的形态不同,可以将还原染料的染色方式分为三种。轧染时,织物浸轧还原染料隐色体的钠盐后,应立即进入饱和汽蒸箱里汽蒸20~30s,以完成扩散和上染过程。

还原染料的染色方式详解

根据还原染料的形态不同,可以将还原染料的染色方式分为三种。

1.隐色体染色 先将染料在碱性溶液中用保险粉将其还原成溶于水的隐色体钠盐,然后对亚麻纤维进行上染,染色过程中应使染液保持充分还原的状态,并具有一定碱性的状态下进行染色。染料的化学性质和上染性能不同,还原和上染的条件不同,主要由温度、烧碱和保险粉的用量来决定。隐色体染色可以在染槽中以浸染的方式进行,也可以以轧染的方式在轧染机上进行。浸染时染浴温度一般在20~60℃。

为了使隐色体上染比较均匀,可在染浴中加入适当的匀染剂,如平平加等,它在硬水和碱性溶液中都比较稳定,能与染料分子发生聚集,形成一种不稳定的结合,随着上染过程的进行不断地释放出单分子分散状态的染料分子,因而降低了染料的上染速率,达到匀染的目的。

轧染时,织物浸轧还原染料隐色体的钠盐后,应立即进入饱和汽蒸箱里汽蒸20~30s,以完成扩散和上染过程。汽蒸箱中不应含有空气。汽蒸完毕,进行氧化、皂煮、水洗。轧染的生产效率比较高,但染液浓度受隐色体溶解度的限制,只能染淡色。

用隐色体染色时,也可以在卷染机上进行,浴比小,一般为1∶(3~4)。染色时,染料于60~63℃进行还原,染色时间约为10min,然后将织物入缸染色,染色开始时保险粉可以分批加入,上染后冷水洗4道,然后皂洗4~6道,热水洗2道,冷水洗1道。隐色体染色很容易产生染色不匀、不透现象。

2.悬浮体染色 有些还原染料用还原染料的隐色体进行染色,很容易使被染织物产生环染或白芯现象。还原染料染色时,染浴中所用烧碱的浓度很高,会对染料上染起促染作用,染料的初染率很高,使染料在短时间内被织物纱线的外层吸尽,染色织物纱线的外层颜色深,内层颜色浅,或几乎无色。这种现象在结构比较紧密的织物以及染色难以进行的亚麻纱线的染色中表现更加明显。(www.xing528.com)

为了克服还原染料隐色体染色时的缺点,染料生产厂事先将还原染料研磨成很细的粉末,染色时将染料的细粉调成悬浮液,靠轧辊间产生的压力均匀地浸轧在织物上,使细小的染料颗粒透入纤维纱线的组织空隙当中,烘干后透风冷却,再浸轧烧碱—保险粉还原液,并立即进入饱和汽蒸箱中汽蒸20~30s,完成染料的还原上染。汽蒸完毕后再进行氧化、水洗、皂洗、水洗等处理。

在悬浮体染色时,烘干阶段很容易产生泳移现象。所谓泳移,是指在烘干过程中,如果烘干的速度太慢,内部的水分转移到纤维的表面来不及蒸发掉时,会使纤维内层的染料浓度比外层的大,造成染料从纤维的内部向纤维的外层转移,使纤维的表面颜色较深,内部颜色较浅;或由于染色织物各处烘干的温度不匀,先干的地方染料的浓度大,会向后干的地方转移,造成先干的颜色浅,后干的颜色深。这种现象称作泳移现象。为了防止在烘干的过程中产生泳移现象,一方面可以先用远红外均匀快速烘干,烘干至含湿率小于20%时再用烘筒或热风烘干;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染浴中加入大分子的防泳移剂,即在染浴中加入胶体,以达到防泳移的目的。

织物的悬浮体染色多采用连续轧染机进行。将织物在室温浸轧还原染料悬浮液,然后依次经红外线预烘,烘筒或热风烘干,透风冷却,以防止后面的烧碱、保险粉受热而发生分解。再浸轧烧碱和保险粉溶液,进入饱和的汽蒸箱中汽蒸,汽蒸温度一般在102~105℃,时间是20~30s,汽蒸箱内不含空气,以减少保险粉的氧化分解,促使织物上的染料充分地还原。最后经过水洗、氧化和皂洗。

悬浮体染色也可以用于筒子纱的染色。将悬浮液不断地进行循环,逐渐升温,加元明粉使染料均匀地沉积在纱线上,然后加烧碱—保险粉还原、上染,最后进行氧化、皂煮。悬浮体染色,可以克服隐色体上染时所造成的染色不匀、不透的现象。

3.隐色酸染色 隐色酸染色是将还原染料先用烧碱、保险粉还原成隐色体的钠盐,倒入加有分散剂的稀醋酸溶液中进行酸化分散,制成隐色酸的悬浮液,浸轧织物,再浸轧烧碱和保险粉的溶液,进行还原上染,最后再经过氧化、水洗、皂煮、水洗,完成染色过程。由于工序复杂,目前很少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