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设信息交换总线的重要性与实施方案

建设信息交换总线的重要性与实施方案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息交换总线基于IEC61968信息交换模型规范、IEC61970 CIM的数据模型定义,对配网业务领域采用先进的信息交换模型,设计了基于SOA架构的系统集成框架,定义符合IEC要求的接口规范。构建信息交换总线,实现跨部门、跨系统、跨平台、跨安全区的工作流程及信息共享,具有标准性、安全性、可靠性和便捷性,具备跨越电力安全防护的Ⅰ、Ⅱ、Ⅲ、Ⅳ区的信息交换传递。

建设信息交换总线的重要性与实施方案

信息交换总线(IEB)基于IEC61968信息交换模型规范、IEC61970 CIM的数据模型定义,对配网业务领域采用先进的信息交换模型,设计了基于SOA架构系统集成框架,定义符合IEC要求的接口规范。构建信息交换总线,实现跨部门、跨系统、跨平台、跨安全区的工作流程及信息共享,具有标准性、安全性、可靠性和便捷性,具备跨越电力安全防护的Ⅰ、Ⅱ、Ⅲ、Ⅳ区的信息交换传递。

1.硬件结构配置

从硬件结构来看,整个系统跨越两个安全区中,分别为安全区Ⅰ和安全区Ⅲ,在两个安全区内的配置是完全对等的。安全区Ⅰ与安全区Ⅲ之间设置正向与反向专用物理隔离装置,如图10-11所示。

IEB系统逻辑上包括IEB应用服务器、商用数据库服务器、系统开发工作站系统管理工作站和接口服务器。为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IEB服务器采用基于集群技术来保证。

2.软件体系结构

IEB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10-12所示。

从系统运行的体系结构看,IEB系统是由跨平台的操作系统层、消息层、接口组件层/系统服务层、应用服务层和应用层共五个层次组成。这五个层次和IEB的运行框架的对应关系见表10-4。

978-7-111-50935-6-Chapter10-16.jpg

图10-11 IEB硬件配置结构示意图

978-7-111-50935-6-Chapter10-17.jpg

图10-12 IEB系统体系结构图

10-4IEB软件体系结构与运行框架对应表

978-7-111-50935-6-Chapter10-18.jpg(www.xing528.com)

3.相关系统基于IEB信息交换总线接口开发

生产管理系统(GPMS)目前使用私有模型定义,为使其基于信息交换总线与其他系统的交互更加高效运行,需要对其底层模型进行改造,采用UML及组件化技术,遵循IEC61970配网扩展CIM模型,使用全省统一的设备编码规范,实现建模系统的标准改造,对外提供遵循IEC标准的接口,实现配网模型/图形的共享,维护口径唯一。

配电GPMS和其他相关系统都基于IEB技术总线开发服务,并挂接到总线中,实现系统之间的信息互通。具体如图10-13所示。

978-7-111-50935-6-Chapter10-19.jpg

图10-13 多个系统基于信息交互总线的集成示意图

各系统与信息交换总线的接口基于IEC61968信息交换模型(IEM)实现,可提供的数据分别如下:

1)配电自动化系统可向相关应用系统提供配电网图形(系统图、站内图等)、网络拓扑、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分析结果等信息。

2)上一级调度(一般指地区调度)自动化系统可提供高压配电网(包括35kV、110kV)的网络拓扑、相关设备参数、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等。

3)生产管理系统(GPMS)提供中压配电网(10kV及以下)的相关设备参数、配电网设备计划检修信息和计划停电信息、馈线电气单线图、网络拓扑等;低压配电网(380V/220V)的网络拓扑、相关设备参数和运行数据等。

4)95598系统可提供用户故障信息等。

5)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可提供低压公变和专变的用户信息等。

6)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提供低压公变和专变用户的运行信息及故障信息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