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减少混凝土转运次数和时间的生产优化方法

减少混凝土转运次数和时间的生产优化方法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9.5.3应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转载次数和运输时间。

减少混凝土转运次数和时间的生产优化方法

9.1 一般规定

9.1.1 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包括原材料贮存和管理、计量、搅拌、运输等环节。

9.1.2 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和质量控制应分别符合GB/T 14902和GB 50164的有关规定。

9.2 原材料贮存和管理

9.2.1 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进厂(场)后,应对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以及质量证明书等进行验收核查,并按本规程第8章的规定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方可使用。

9.2.2 原材料进场,供方应向需方提供质量证明书。质量证明书应包括型式检验报告、出厂检验报告与合格证等。应及时建立“原材料管理台账”,台账内容包括进货日期、材料名称、品种、规格、数量、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证明书”编号和“复检检验报告”编号及检验结果等。

9.2.3 原材料应在固定的堆放地点存放,并有明确的标志,标明材料名称、品种、生产厂家和生产(或进场)日期,避免误用。

9.2.4 混凝土用水泥、矿物掺合料等应采用散料仓分别存储。袋装粉状材料在运输和存放期间应用专用库房存放,不得露天堆放,且应特别注意防潮。储存散装水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降低水泥温度或防止水泥升温。

9.2.5 不同品种、规格的骨料应分别标识和贮存,避免混杂或污染。骨料堆场不得露天,应采用硬地坪,具备喷淋降尘、湿度监测、排水等功能。

9.3 计量

9.3.1 原材料计量应准确,应严格按设计配合比称量。每盘混凝土原材料计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的规定,原材料计量偏差应每班检查1次。

表7 各种原材料计量的允许偏差(按质量计,%)

9.3.2 计量设备除每年定期由国家认可的有资质计量部门或机构检验标定外,还应该根据计量仪器设备的特性和使用环境等要求,制定科学的自校规程,每月应对生产计量设备进行一次自校准。

9.3.3 应严格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每班不应少于2次。当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测定次数。然后根据其含水率变化调整施工配合比。

9.4 搅拌

9.4.1 搅拌应保证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质量均匀。同一盘混凝土的搅拌匀质性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混凝土中砂浆密度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0.8%;

b) 混凝土坍落度两次测值的差值应符合GB/T 14902规定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允许偏差;

c) 从全部材料投料完算起,混凝土在搅拌机中的搅拌时间应满足设备说明书的要求,并且不应少于60s;当制备C50及以上高性能混凝土或掺用引气剂、膨胀剂或其他粉状外加剂的混凝土时,应适当延长搅拌时间;混凝土搅拌时间应每班检查2次;

d) 炎热季节搅拌混凝土时,应采取在骨料堆场搭设遮阳棚、采用低温水搅拌混凝土等措施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或尽可能在傍晚和晚上搅拌混凝土, 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要超过30 ℃ 。

9.5 运输(www.xing528.com)

9.5.1 高性能混凝土应使用搅拌运输车运送。运输车装料前应将筒内的积水排净。

9.5.2 应对运输设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防止局部混凝土温度升高(夏季)或受冻(冬季)。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水分进入运输容器或蒸发,严禁在运输过程中向混凝土内加水。

9.5.3 应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转载次数和运输时间。从搅拌机卸出混凝土到混凝土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以不影响混凝土的各项性能为限。

9.5.4 罐车到达浇筑现场时,应使罐车高速旋转20~30s,再将混凝土拌合物喂入泵车受料斗或混凝土料斗。

9.5.5 当确定必须调整混凝土的坍落度时,严禁向运输车内添加计量外用水,而必须在专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卸料前加入外加剂,且加入后采用快速转动料筒搅拌。外加剂数量和搅动时间应经试验确定。

9.3.2 计量设备除每年定期由国家认可的有资质计量部门或机构检验标定外,还应该根据计量仪器设备的特性和使用环境等要求,制定科学的自校规程,每月应对生产计量设备进行一次自校准。

9.3.3 应严格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每班不应少于2次。当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测定次数。然后根据其含水率变化调整施工配合比。

9.4 搅拌

9.4.1 搅拌应保证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质量均匀。同一盘混凝土的搅拌匀质性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混凝土中砂浆密度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0.8%;

b) 混凝土坍落度两次测值的差值应符合GB/T 14902规定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允许偏差;

c) 从全部材料投料完算起,混凝土在搅拌机中的搅拌时间应满足设备说明书的要求,并且不应少于60s;当制备C50及以上高性能混凝土或掺用引气剂、膨胀剂或其他粉状外加剂的混凝土时,应适当延长搅拌时间;混凝土搅拌时间应每班检查2次;

d) 炎热季节搅拌混凝土时,应采取在骨料堆场搭设遮阳棚、采用低温水搅拌混凝土等措施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或尽可能在傍晚和晚上搅拌混凝土, 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要超过30 ℃ 。

9.5 运输

9.5.1 高性能混凝土应使用搅拌运输车运送。运输车装料前应将筒内的积水排净。

9.5.2 应对运输设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防止局部混凝土温度升高(夏季)或受冻(冬季)。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水分进入运输容器或蒸发,严禁在运输过程中向混凝土内加水。

9.5.3 应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转载次数和运输时间。从搅拌机卸出混凝土到混凝土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以不影响混凝土的各项性能为限。

9.5.4 罐车到达浇筑现场时,应使罐车高速旋转20~30s,再将混凝土拌合物喂入泵车受料斗或混凝土料斗。

9.5.5 当确定必须调整混凝土的坍落度时,严禁向运输车内添加计量外用水,而必须在专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卸料前加入外加剂,且加入后采用快速转动料筒搅拌。外加剂数量和搅动时间应经试验确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