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究酶性质及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

探究酶性质及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掌握酶的性质与测定影响酶促反应速度因素的原理。熟悉酶在食品加工中的使用时对酶促反应速度的控制方法。凡是能够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都可以使酶丧失活力。此外,温度、pH及激活剂与抑制剂对酶的活力都有显著的影响。可以看出pH对唾液淀粉酶活力的影响,并确定最适pH。激活剂和抑制剂不是绝对的,有些物质在低浓度时为激活剂,而在高浓度时则为该酶的抑制剂。

探究酶性质及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

(1)掌握酶的性质与测定影响酶促反应速度因素的原理。

(2)熟悉酶在食品加工中的使用时对酶促反应速度的控制方法。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凡是能够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都可以使酶丧失活力。此外,温度、pH及激活剂与抑制剂对酶的活力都有显著的影响。

酶的活力通常是用测定酶作用的底物——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各种糊精、麦芽糖水解产物的变化来观察该酶在各环境条件下的活力。淀粉被酶水解的变化,可通过遇碘呈不同颜色来观察。淀粉遇碘呈蓝色;糊精按分子从大到小的顺序,遇碘可呈蓝色、紫色、暗褐色和红色,最小的糊精和麦芽糖遇碘不呈现颜色反应。

脲酶能催化尿素水解生成氨和二氧化碳,氨可与奈斯勒试剂作用生成橙红色化合物,由颜色深浅可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

1. 实验试剂

(1)0.5%淀粉溶液 称取可溶性淀粉0.5 g,加蒸馏水少许,搅拌成糊状后,用煮沸的1%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0 mL。

(2)碘化钾-碘溶液 取碘化钾2 g及碘1.27 g溶解于200 mL蒸馏水中,使用前用蒸馏水稀释5倍。

(3)1%尿素溶液。

(4)奈斯勒试剂贮存液 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碘化钾30g、碘22g、汞30g及蒸馏水20mL。用力振荡7~15min,到碘的颜色开始转变时,此混合液即发生高温,随即将此瓶浸于冷水中继续振荡,直到棕红色的碘转变成带绿色的碘化钾汞溶液为止。将上清液倒入400mL棕色容量瓶内,加蒸馏水至刻度后,混匀备用。

(5)奈斯勒试剂应用液 取10%氢氧化钠溶液700mL、奈斯勒试剂贮存液150mL及蒸馏水150mL混匀即可,如有混浊,可静置一日,取上清液使用。奈氏试剂是含有大量汞盐的强碱性溶液,所以它是具有腐蚀性的剧毒试剂,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谨防中毒。

(6)1%硫酸铜溶液 称取CuSO4·5H2O 1 g,用蒸馏水溶解稀释至100mL。

(7)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pH为5.0~8.0)。

①0.2 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称取35.62g的Na2HPO4·2H2O,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 mL。

②0.1 mol/L柠檬酸溶液:称取19.21 g无水柠檬酸,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 mL。

将①、②两液配制成pH5.0、pH6.8、pH7.4、pH8.0的溶液各10mL。

(8)0.5%氯化钠溶液。

(9)唾液淀粉酶制备 每人用自来水漱口1次,然后取20 mL蒸馏水含于口中,半分钟后吐入烧杯中,取10mL,稀释至20mL为稀释唾液,供实验用。

(10)脲酶提取液 取黄豆粉6g,加30%乙醇250mL,振摇10min,过滤,滤液供实验用。

2. 实验器材

恒温水浴锅、比色盘、容量瓶、试管与吸管、漏斗与烧杯。

1. 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www.xing528.com)

(1)淀粉酶的观察

①取3支大试管,编号后按表14-8操作。

表14-8 各试管溶液组成

②在白色比色盘上,滴碘液2滴于各孔中,自试管放入水浴后,每隔1 min,从第2管中取反应液1滴与碘液混合,观察颜色的变化。

③待第2管中反应液遇碘不发生颜色变化(即呈碘的颜色)时,向各管中加入碘液1滴,摇匀,观察并记录各管颜色,说明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2)脲酶的观察

①取4支试管,编号,于各管中加入脲酶液各1 mL。

②将第1管置于冰浴中,第2管置于室温,第3管置于50℃水浴中,第4管置于沸水浴中,5 min后取出。

③迅速向各管中加入1%尿素液1.0mL,摇匀,再迅速放入上述各自水浴中,准确保温10min。

④10min后,各管加入奈斯勒试剂5滴,摇匀,比较各管颜色的深浅,说明温度对脲酶活力的影响。

2. pH对酶活力的影响

(1)观察pH为6.8对酶活力的影响 取试管1支,加入pH为6.8的磷酸缓冲液3mL及0.5%淀粉溶液2mL,混匀。放置于37℃水浴中保温3min。再加入稀释唾液2mL混匀,继续保温,每隔1 min取出1滴于比色盘上,加碘液1滴,观察淀粉水解的程度,直至碘不变色,记下保温时间。

(2)观察不同pH对酶活力的影响 另取试管5支,编号,按编号顺序分别加入pH为5.0、6.2、6.8、7.4、8.0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3mL,每管加入0.5%淀粉溶液2mL。置37℃水浴中保温3min后,以1 min的间隔,依次向1~5号管中加入稀释唾液2mL,摇匀,37℃保温。参照上述第一步实验的保温时间,到时迅速取出,并立即加入碘液2滴,充分摇匀,观察各管呈现的颜色,判断在不同pH中淀粉水解的程度。可以看出pH对唾液淀粉酶活力的影响,并确定最适pH。

3. 酶的激活剂及抑制剂对酶活力的影响

(1)取小试管3支按表14-9操作。

(2)将3支试管放入37℃水浴中,并在白色比色盘上用碘液检查第2管,待碘液不变色时,向各管加碘液1滴,观察水解情况,记录并观察结果。

表14-9 各试管溶液组成

(1)稀释唾液加入时应迅速,其中要放入沸水浴的一管,当唾液加入后应立即放入沸水浴。

(2)酶的最适pH受缓冲液性质的影响。例如,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为6.8,但在磷酸缓冲液中,其最适pH为6.4~6.6,在醋酸缓冲液中则为5.6。

(3)硫酸铜溶液为唾液淀粉酶的抑制剂。

(4)氯化钠溶液为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激活剂和抑制剂不是绝对的,有些物质在低浓度时为激活剂,而在高浓度时则为该酶的抑制剂。例如,氯化钠到1 /3饱和度时就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