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远动终端的发展及其趋势

远动终端的发展及其趋势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远动终端作为变电站自动化的主要设备,它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早期的微机远动装置为单CPU结构的集中式RTU,各功能模块间以并行总线相互联系,整个RTU中只有一个智能模块。微机远动装置的另一个发展领域是交流采样,即省去变送器,直接通过A/D采集工频交流信号,经数据处理得到其有效值的方法。

远动终端的发展及其趋势

远动终端(RTU)作为变电站自动化的主要设备,它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我国的远动技术是在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大至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从苏联引进了有触点远动装置,通信速率低,精度低,功能弱。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出无触点数字式综合远动装置,具有四遥功能,精度比有触点式远动装置有了很大提高,但可靠性和灵活性差。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电力系统中运行着的远动装置是由硬件逻辑元件组合而成的,功能有限。

在变电站中,待传送的远动信息(YX、YC)按时间先后编成一串电码。遥信量是开关量,对于开关量,经采样后可直接送入处理器,按规定好的时分多路制格式排列,然后串行发送出去。遥测量是模拟量,模拟量的输入分为电压互感器(TV),或电流互感器(TA)的输出。采集到的模拟量首先经变送器变成0~5V的电压,后经A/D转换器把采样幅值转换为二进制数码后送入处理器,再经过BCD转换,并将各路被测量按照规定好的时分多路制格式排列好,串行发送出去。这些遥测、遥信等信息,将送到调度所的模拟盘上去显示,这就实现了远距离收集信息的自动化。另外,从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输出的电流、电压等模拟量,以及开关接点信息,通过电缆直接传送到变电站的主控制室中,为变电站的生产运行值班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www.xing528.com)

20世纪80年代起基于微处理机的远动装置迅速发展,具有了微处理器的速度快、功能强、应用灵活等优点。早期的微机远动装置为单CPU结构的集中式RTU,各功能模块间以并行总线相互联系,整个RTU中只有一个智能模块。

对于较大厂站采集和处理数据较多,尤其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要求RTU有更大的容量和更丰富的功能,如一发多收、多规约转发、当地显示等,单CPU结构难以胜任,于是多CPU结构的分布式微机远动装置成为更新一代的产品。

微机远动装置的另一个发展领域是交流采样,即省去变送器,直接通过A/D采集工频交流信号,经数据处理得到其有效值的方法。交流采样解决了采用传统变送器的响应速度慢、稳定性差及工程造价高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