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虚实结合,探讨纸定义中的纺纱工艺

虚实结合,探讨纸定义中的纺纱工艺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纸从产生就与纺织技术联系密切,从考究“纸”字即可见一斑。但“缣帛者谓之为纸”的说法却从一个方面说明纸的产生与纺织技术,特别是与丝织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纸”的定义是:在水中击敝丝絮时,存在竹席上的一片絮渣[3]。这一技术后来发展成为造纸中的高浓打浆。

虚实结合,探讨纸定义中的纺纱工艺

纸从产生就与纺织技术(主要是纺纱工艺)联系密切,从考究“纸”字即可见一斑。中国古代纸的演变经历了缣帛纸→丝絮纸→植物纤维纸(即蔡伦造纸术所造的纸)。《后汉书·蔡伦传》中有“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2]的说法,“缣帛”是中国古代丝织物的总称。

由于《后汉书》成书于公元445年,中国正处于南北朝时期,从《后汉书·蔡伦传》及其成书年代可以肯定:虽然缣帛纸并非是植物纤维纸,但却从南北朝时期人的角度来看,缣帛纸同植物纤维纸的用途一样,故有缣帛纸一说。因为《后汉书·蔡伦传》为南北朝时期的人所著,而传中所记载的是东汉时期的事,故“缣帛者谓之为纸”的说法有些历史辉格解释的意味——即用极端的“以今观古”的方式编写历史,因此在采用这些材料时要慎重。但“缣帛者谓之为纸”的说法却从一个方面说明纸的产生与纺织技术,特别是与丝织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图6-1 漂絮法

(摘引自潘吉星的《中国造纸技术史稿》)(www.xing528.com)

考证古代文献典籍,可以发现记载东汉以前关于“纸”字的文献都是后代人撰写或加注的,明显带有辉格解释的意味,不足为据。对于纸的描述比较可信的文献有三处,一为东汉早期许慎的《说文解字》(公元100年成书),二为东汉末年的《东观汉记》(公元188年成书)。《说文解字》说:“纸,絮——苫也。从纟”“絮——敝緜也”“苫——潎絮箦也”“潎——于水中击絮也”“箦——牀栈也(即竹席)”“——细丝也……凡丝之属皆从纟”。由此可见“纸”的定义是:在水中击敝丝絮时,存在竹席上的一片絮渣[3]。《说文解字》中关于纸及其相关的解释说明:远古以来,中国人就已经懂得养蚕、缫丝。秦汉之际以次茧作丝绵的手工业十分普及。处理次茧的方法称为漂絮法(图6-1),操作时的基本要点包括,反复捶打,以捣碎蚕衣。这一技术后来发展成为造纸中的高浓打浆。此外,中国古代常用石灰水草木灰水为丝麻脱胶,这种技术也给造纸中为植物纤维脱胶以启示。纸张就是借助这些技术发展起来的。《东观汉记》中有“黄门蔡伦,字敬仲,典作上方,造意用树皮及敝布、渔网作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上,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天下咸称蔡侯纸也”[4]。三是南宋成书的《齐东野语》,其中“魏太和间,博士张楫上《古今字帖》,其《巾部》辨纸字云:‘今世其字从巾。盖古之素帛,依旧长短,随事截绢,枚数重垒,即名蟠纸,故字从糸,此形声也。蔡伦以布捣锉作纸,故字从巾,是其声虽同,而糸、巾则殊也。’”[5]此说认为蔡伦之前的“纸”字应从“糸”,因为当时是以帛为纸。而蔡伦造的纸其字应从“巾”,因为其所造之纸的原料是布,多为植物韧皮纤维制成而非丝。可见古人考证之详、思考之深。

从以上三则文字中所涉及的时间上看,《说文解字》关于纸的解释要早蔡伦发明造纸工艺5年,看来“纸”的原义并不是指蔡伦所造的植物纤维纸而是丝絮纸。此外,蔡伦的纸在东汉时称为“蔡侯纸”以及张楫上《古今字帖》所言,更是说明纸的原义是丝絮纸,只是“蔡侯纸”出现后由于制作方便、经济实用,导致大行其道,最终纸的定义由“蔡侯纸”所取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