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发展与前景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发展与前景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国际上最具代表性的3G技术标准有三种,它们分别是TD-SCDMA、WCDMA和CDMA2000,都采用了CDMA技术。图6.8WCDMA移动通信系统组成1999年1月,美国的TIA组织制定了CDMA2000标准,从而能更灵活地兼容数据和语音传输。图6.9WCDMA移动通信系统组成TD-SCDMA是中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充分考虑了2G系统中占有最大市场份额的GSM系统向3G演进过渡的问题。该技术使基站形成指向用户的定向波束并可以跟踪用户移动,能在发送端有效减少同信道的干扰,提高下行容量。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发展与前景

目前,国际上最具代表性的3G技术标准有三种,它们分别是TD-SCDMA、WCDMA和CDMA2000,都采用了CDMA技术。其中,TD-SCDMA属于时分双工模式,是中国提出的3G标准;WCDMA和CDMA2000属于频分双工模式。

1998年,日本与欧洲在宽带CDMA建议上取得一致,共同提出WCDMA,使之成为正式入选ITU的3G技术方案。

WCDMA系统支持宽带业务、电路交换业务(如PSTN)、分组交换业务等。其无线协议可在一个载波内同时支持话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并通过透明或非透明传输分组支持实时和非实时业务。其标准规范中不仅定义了空中接口,还包括接入网和分组核心网等一系列技术规范和接口协议。WCDMA的系统组成如图6.8所示。

图6.8 WCDMA移动通信系统组成

1999年1月,美国的TIA组织制定了CDMA2000标准,从而能更灵活地兼容数据和语音传输。CDMA2000的系统组成如图6.9所示。

图6.9 WCDMA移动通信系统组成

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技术)是中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充分考虑了2G系统中占有最大市场份额的GSM系统向3G演进过渡的问题。TD-SCDMA的特点如下。

(1)频谱资源利用率高,数据业务是非对称的。

(2)采用时分双工技术,在同一载波上进行上、下行链路传输,根据不同业务类别来灵活调整上、下行的时隙转换点,提供最佳的业务容量和频谱利用率,这是和FDD系统的根本区别。

(3)采用联合检测技术。接收机联合处理同时隙多用户业务信道,减少并消除用户的多址接入干扰,从而提高每载波的用户容量。(www.xing528.com)

(4)采用接力切换技术。切换有三个基本过程:测量、判决、执行。现在TD-SCDMA测量报告是事件触发的,TD-SCDMA的切换事件有3种:1G、2A、3A事件。1G事件指同频切换,2A事件指异频切换,3A事件指异系统切换。手机发现当前邻区和主服务小区信号强度满足事件要求时,上报测量报告给RNC(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由RNC判决是否进行切换,切换至哪个小区。UE要切换的目标小区确定后,RNC在发出切换命令之前,还应当对目标小区发送无线链路建立请求。当RNC收到目标小区的无线链路建立完成消息之后,将向原基站源小区和目标小区同时发送业务数据承载,同时RNC向UE发送切换命令。在源小区接收业务数据和信令,在目标小区发射承载业务和信令。此分别收发的过程持续一段时间(在实现时注意要保证同一TTI(交织周期)内数据包应在一个基站内传送)后,将接收来自目标小区的下行数据,实现闭环功率和同步控制,中断和源小区的通信,完成切换过程。通话中的移动终端预先取得与目标基站的预同步,从而减少掉话率和信道资源占用率。

(5)采用上行同步技术。上行同步为系统带来码道正交、降低码道间干扰,提高CDMA容量。

(6)采用智能天线技术。该技术使基站形成指向用户的定向波束并可以跟踪用户移动,能在发送端有效减少同信道的干扰,提高下行容量。

TD-SCDMA的系统组成如下。

(1)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

无线接入网是连接用户终端设备(UE)与核心网的桥梁,由基站收发信机(BTS)和基站控制器(BSC)构成。

(2)核心网

包括网关、MSC及其附属的功能模块,如HLR、VLR等,完成的功能是语音呼叫、数据连接与交换、与外部其他网络的连接及路由选择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