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珠宝市场发展:概况与前景

中国珠宝市场发展:概况与前景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解放前,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珠宝市场。从这一点来说,中国工艺美术进出口部门为中国珠宝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珠宝业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应该说,中国珠宝首饰市场的复兴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它们是当时我国珠宝市场的骨干力量,也是形成中国珠宝市场的先行者。

中国珠宝市场发展:概况与前景

第三节 中国珠宝市场发展概况

一、中国珠宝市场的发育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玉文化占有相当的分量。可以说,中国的珠宝文化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的,这一点可以从中国的考古文化中得到验证。但是,长期以来,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和随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里,珠宝一直是王公贵族们的附属品,是为少数人服务的。在解放前,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珠宝市场。

新中国的珠宝首饰业的发展虽仅有60多年的时间,但就在这短短的60多年间,中国珠宝市场却走上了非凡的发展道路,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解放初期到1966年;第二阶段为1970年至1982年;第三阶段为1982年至今。这三个阶段的发展是渐进式的,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过程。

第一阶段。解放初期,新中国刚刚成立,经济比较落后,政府和人民都希望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和稳定的经济环境。在这种背景下,新中国的珠宝首饰业姗姗起步,以有限的数量和以金银饰品为主要产品向一些大城市开放首饰供应,仅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建立了一些规模不大的首饰加工厂,当时的体制、产品、价格、销售等都呈现出一种谨慎、探索、稳步的姿态。工厂属银行管辖,产品以朴素的风格为主,销售均定点在国营大百货公司。这一阶段是新中国首饰业从无到有的创业阶段,无论是从其发展水平上,还是发展目标上都有其特殊性,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经济水平、社会现状和国家政策的取向。这一阶段对以后我国珠宝业的发展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并奠定了珠宝人才、技术和市场的基础。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重大打击,刚刚兴起的珠宝首饰业也受到了重创,在破旧立新的政治大潮中,珠宝首饰成了资本主义的奢侈品。短短几年之内,首饰专业人员流失,工厂被迫关门或改行,技术停滞不前,珠宝首饰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到了20世纪70年代,因外贸出口的需要,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逐步恢复了几家首饰企业,使我国的珠宝首饰业重现了一些生机。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有条件从事珠宝首饰生产、加工的省市相继兴办了以金饰品、工艺美术品和玉器为主要产品的企业,各省的工艺美术总公司及下设的金厂、工艺美术厂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兴办的。这一时期珠宝首饰业的特点不是面对国内市场,而是面对东南亚、东欧和港澳市场,这种独特的业态使中国的首饰业出现了明显的特点。首先是技术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改变了以前为适应国内市场的简朴、工艺水平偏低的状况,引进和运用了海外的先进工艺设计和生产技术,实现了中国的传统工艺和国外先进技术的有机结合。中国珠宝首饰业在这一时期发展的显著特点是质量和工艺上的迅速提高,因为这一时期的产品主要出口海外,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没有高质量的产品和良好的生产工艺是不符合出口的技术质量标准的。从这一点来说,中国工艺美术进出口部门为中国珠宝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珠宝业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第三阶段。1979年,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这给中国珠宝首饰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了黄金首饰的内销权,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纷纷开设了黄金首饰零售店,随后,黄金首饰店在短短几年内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1986年在全国掀起了黄金购买潮,每年销售数十吨黄金仍供不应求且价格持续上涨。1990年珠宝首饰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改变了黄金首饰一统天下的局面,但当时的珠宝首饰消费是以人造和合成珠宝首饰以及天然中低档宝石首饰为主,是一种低档消费活动。1993年以后,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宝石市场出现了空前的活跃。钻石和红、蓝宝石等高档珠宝首饰开始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这个异常活跃且潜力巨大的珠宝市场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国际珠宝界的广泛关注,国际钻石垄断组织戴比尔斯公司在中国投入巨资从事钻石促销的宣传工作,使钻石的消费理念迅速普及到千家万户。国际珠宝商纷纷涌入中国,使中国的珠宝市场伴随着其高速的经济发展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传统的黄金消费持续升温,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以后,在我国有传统文化基础的翡翠、玉石的消费迅速回归,成为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玉石消费市场。1990年,我国首饰的销售额仅为200亿元人民币,其中黄金首饰消费占70%以上,至2002年,我国首饰消费额达800亿人民币,其中珠宝的消费已成为首饰市场的主体。2010年,我国的珠宝首饰消费已达2 450亿人民币,是全球第二大珠宝首饰消费国,按这个趋势来看,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珠宝消费国。

二、中国珠宝市场的发展及转型

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没有珠宝市场滋生的土壤。所以,80年代以前,中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珠宝市场。应该说,中国珠宝首饰市场的复兴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www.xing528.com)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经济改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中国的珠宝市场才开始起步。最初形成的是以中国工艺美术部门和国营企业为“龙头”,以黄金首饰为消费主体的首饰市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地质矿产相关的企业由于自身行业经济效益的不佳而开始转型,成为我国珠宝首饰业的骨干力量。它们雄厚的专业基础和人才优势,对中国珠宝市场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与此同时,在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出现了一大批珠宝合资企业和原料加工企业,如深圳珠宝城企业有限公司和深圳金阳珠宝有限公司都是当时具代表性的珠宝企业。它们是当时我国珠宝市场的骨干力量,也是形成中国珠宝市场的先行者。这时的珠宝市场的特点是:内地和沿海城市的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内地以零售市场为主,且是一种较为低档的消费市场,而沿海城市市场非常活跃,有外商投资的独资企业、合资企业以及政府投资的国有企业,它们是当地珠宝市场发展的中坚力量;在管理方面,由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时间还不长,合资企业也好,国有企业也罢,在管理体制上或多或少都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子,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导致这些企业最终退出中国珠宝市场的竞争。

这些公司的运作虽然让国家、政府或企业为此付出了代价,交了学费,但为中国珠宝市场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珠宝经营和管理人才,为中国珠宝市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93年以后,我国珠宝市场出现了转型,即原来的国有企业和合资企业每况愈下,而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原先受聘于国有企业和合资企业的员工,他们在各自的企业中接受市场的熏陶,积累了不少市场经验和经营管理经验,当他们羽翼丰满后,便走出了各自的企业,寻求自我发展的道路。于是,一批民营企业迅速在中国珠宝业内崛起,成为中国珠宝市场的主要力量。它们的出现,促进了中国珠宝市场的繁荣。

中国珠宝市场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的迅速崛起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分不开的。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是重要的收获期。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富裕了,有了消费珠宝首饰的条件,这是珠宝首饰市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同时,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也是珠宝首饰市场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没有消费者思想观念的更新,就没有广泛的珠宝消费群体的形成,也就没有珠宝首饰市场的形成。在计划经济时期,黄金、铂金白银等被视为国家战略物资,被消费者认为是保值、增值的首饰,所以,在首饰市场形成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黄金首饰的消费一直是首饰消费的主体。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融,首饰时尚化、个性化的流行趋势出现,珠宝首饰逐渐被消费者接受并成为珠宝市场的主体。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的需求成为中国珠宝首饰市场产生和发展的两个支撑点,不仅吸引了国内有识之士的纷纷加入,也引起了海外及香港地区同业者的广泛关注,港资首饰企业也纷纷加入中国内地珠宝市场,其中周大福珠宝已成为国内影响力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品牌。国外高端珠宝品牌也纷纷进入中国内地珠宝市场,卡地亚、蒂芬尼等多个国际顶级品牌已在中国开设了多家专营店,抢占国内高端珠宝消费市场。2000年以来,在中国珠宝玉石行业协会的推动下,国内珠宝品牌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至2011年,在珠宝行业已产生了100多个中国名牌和中国珠宝驰名品牌,中国的珠宝市场已进入品牌时代。

三、中国珠宝市场的发展方向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珠宝首饰市场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复兴和发展起来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其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已为全球珠宝界所注目。然而,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严重的市场危机。面对这个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自发形成、缺乏国家指导和政策支持的年轻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如品牌建设问题、商业信用商业道德问题、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等。

中国珠宝首饰市场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行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市场膨胀,产生了无序的竞争,众多商家的参与使市场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同质化的产品导致珠宝市场价格大战此起彼伏,无序的市场竞争使产品质量下降、商业信用下降、消费者购买珠宝的信心下降,这必将威胁到中国珠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通过市场竞争的洗礼,我们高兴地看到,珠宝行业正在进行第二次转型——珠宝品牌时代的到来。自20世纪末以来,珠宝首饰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珠宝品牌纷纷向中国市场渗透,特别是香港珠宝品牌,由于与中国内地在文化上的一脉相承,当它们一进入中国内地珠宝市场便迅速取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同,成为国内珠宝市场的主导品牌。而国内珠宝品牌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也逐渐认识到珠宝营销中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中国珠宝行业协会的推动下纷纷走上了品牌建设之路。提高商业信用和商业道德、注重产品质量、注重品牌建设已成为珠宝企业的共识。那些产品质量低劣、不注重商业道德和商业信用、没有服务意识的不知名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被无情地淘汰,而另一些形象好、信誉程度高的企业通过市场竞争的洗礼,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未来的中国珠宝市场将是一个竞争有序的、开放的、以数个名牌企业为主导地位的健康的珠宝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