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低效指标对种植业水经济价值的影响分析

低效指标对种植业水经济价值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仅以水经济价值的大小还不足以评判海河流域水量分配是否得当。本研究试图揭示影响案例区种植业水经济价值的低效因素、分析与其他流域相比海河流域的种植业是否具有比较优势,从而提出需关注的主要政策,为相关政策分析提供指示。表7.192004年各案例区种植业低效指标分析注标准值采用8个案例区的最高值。

低效指标对种植业水经济价值的影响分析

归纳7.1节中对灌溉农业和雨养农业的分析结果可得到以下两条基本结论:

(1)2004年海河流域灌溉农业产值约占总产值的85%(表7.14),其中谷物灌溉产值约占谷物产值的71%,说明灌溉是确保海河流域种植业产值和效益的重要手段。

(2)2004年案例区菜田综合灌溉水经济价值至少为水田、水浇地的7倍(表7.10),而大部分案例区水浇地的毛灌溉用水量约为菜田的3~9倍(表7.8),单纯从数字来看水过多的供给了低价值的粮食作物,有悖水经济价值规律

然而,仅以水经济价值的大小还不足以评判海河流域水量分配是否得当。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内涵是在保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基本用水的前提下鼓励水资源由低效行业向高效行业转移,而海河流域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需从国家层面统筹考虑海河流域需要保证的基本粮食生产规模和相应的生产需水量,问题本身已超越了水经济价值的研究范畴。本研究试图揭示影响案例区种植业水经济价值的低效因素、分析与其他流域相比海河流域的种植业是否具有比较优势,从而提出需关注的主要政策,为相关政策分析提供指示。

为深入探究种植业水经济价值的影响因素,从种植结构、生产效率、水分生产效率、用水效率、水对效益贡献五个方面,分别采用种植面积比例、成本利税率、单方净用水纯收入、灌溉水利用系数、灌溉效益分摊系数等指标进行案例区间比较,分析指标的差异,力图提出低效指标,2004年各案例区主要特征值列于表7.18。从总体上看,在水田、水浇地、菜田中水田的成本利税率较高,与菜田接近,但单方净用水量纯收入明显低于菜田;而水浇地的成本利税率、单方净用水纯收入和水对效益的贡献都最低。因此,水田、水浇地的水经济价值均明显低于菜田;这种水价值规律是由作物的生物特性和需水特性决定的,除非在生物技术方面有重大突破(如节水高产品种问世),在现状科技水平条件下无论采取怎样的技术和政策措施,均无法改变菜田、水浇地、水田的水经济价值依次减小的趋势,因此,提高种植业综合水经济价值的根本途径是调整种植结构,即压缩水浇地面积,提高菜田种植比例。

表7.18 2004年各案例区影响种植业主要因素特征值(www.xing528.com)

从表7.18也可以看到,各案例区水田、水浇地、菜田的成本利税率、单方净用水纯收入、灌溉水利用系数差异很大,例如长治、德州的水田成本利税率不到75%,而其他案例区均在107%以上;北京、唐山水浇地的单方水纯收入不到2元/m3,明显低于邯郸的3.8元/m3;而菜田的单方水纯收入案例区间的差异就更大;灌溉水利用系数德州只有53%,唐山最高约70%,尽管其中隐含着作物结构、渠系结构的差异,也说明提高水经济价值尚有一定的空间。若以8个案例区中的最高值为标准,计算各案例区值与标准值比值,并假设比值小于0.4为极低效,比值在0.4~0.6之间为低效,分析计算结果列于表7.19。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案例区种植业生产的低效指标是单方净用水纯收入,其中水田、菜田的单方净用水纯收入极低;而德州的水田、水浇地的成本利税率也偏低。

表7.19 2004年各案例区种植业低效指标分析

注 标准值采用8个案例区的最高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