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影响分析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金融创新削弱了中介指标的相关性由于货币乘数不稳定,控制基础货币也不见得控制住货币总量;由于货币需求不稳定,货币供应达到中介指标也不一定能实现稳定币值的最终目标;而金融创新使货币需求利率弹性下降,利率对货币需求的作用力减弱;创新后带来的储蓄和投资实际收益的提高,又使中央银行所能控制的名义利率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力下降。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影响分析

中介指标介于货币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它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和观测对象。根据前面所述内容,要使中介指标能有效地反映货币政策的效果,其变量指标至少符合三个条件:可测性、可控性和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根据这三性要求,西方国家在货币政策上曾建立过四个中介指标——利率、货币供应量、信贷总量和汇率。然而,当代金融创新使这些充当中介目标的金融变量都偏离了中介指标的基本要求,使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实际效果下降了。

(一)金融创新降低了中介指标的可测性

金融创新模糊了可作为中介指标的金融变量的定义或含义,并使中央银行越来越难以观察、监测和分析。其典型的例子就是造成货币总量定义的混乱局面。金融创新使各种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打乱了原有的货币定义中的界限。界定M1、M2、M3等不同层次货币的内涵十分困难,特别是创新的持续化使得货币的概念得以不断扩展,目前,不但现金是货币,账本上的存款数字是货币,而且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那些肉眼看不见的信号也是货币。中央银行虽然也花费了大量精力试图严格界定货币量的定义,划分层次,但终因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而降低了这种努力的效果。

(二)金融创新削弱了中介指标的可控性(www.xing528.com)

金融创新使各种可充当中介指标的金融变量内生性越来越强,而与货币政策工具之间的联系却变得日益松散和不稳定。以最常用的中介指标货币供应量为例,在创新中一方面扩大了货币供应的主体,加大了货币乘数,增强了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另一方面,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覆盖面缩小且作用降低,再贴现率的被动性增强,而作用范围缩小,这使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大为削弱。

(三)金融创新削弱了中介指标的相关性

由于货币乘数不稳定,控制基础货币也不见得控制住货币总量;由于货币需求不稳定,货币供应达到中介指标也不一定能实现稳定币值的最终目标;而金融创新使货币需求利率弹性下降,利率对货币需求的作用力减弱;创新后带来的储蓄和投资实际收益的提高,又使中央银行所能控制的名义利率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力下降。因而即使中央银行控制利率,也未必能控制住货币量和信用总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