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性分析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性分析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有正有负,中央银行的政策工具有的因为金融创新而强化了其功效与作用,有的则因为金融创新其作用大大减弱。金融创新后,商业银行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贷款,其对中央银行再贴现业务的依赖性下降,使得再贴现政策的作用力度减弱。金融机构对公开市场的依赖性增加,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力增强。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性分析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有正有负,中央银行的政策工具有的因为金融创新而强化了其功效与作用,有的则因为金融创新其作用大大减弱。

(一)金融创新使部分传统的选择性政策工具失灵

传统的选择性政策工具包括利率限制、信用配给、保证金比率等。金融创新尤其是规避金融管制的创新,其目的就是要摆脱这些选择性政策工具的约束。这些创新业务的开展与普及,使得中央银行运用选择性政策工具越来越困难,只得放弃或减少使用这些选择性政策工具。

(二)金融创新弱化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力度与广度

首先,金融创新减少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广度,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金融创新使融资证券化日益强劲,大量资金从银行流向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绕开了存款准备金率的约束;第二,金融创新改变了金融机构的负债结构比例,尤其是商业银行,存款在其负债中所占比例逐渐下降,因为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推出回购协议、货币市场互助基金等不受存款准备金制约的非存款工具,通过更充分地利用货币市场,尤其是欧洲货币市场,既能确保其应有的负债规模,又能逃避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约束,结果使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用范围随之缩小。

其次,金融创新弱化了存款准备金制度作用的力度。存款准备金发挥作用的原理是中央银行调高或调低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相应减少或增加,从而收缩或扩大信用。即存款准备金制度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相对固定,这样才能对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做出反应。但是,由于金融市场和业务的创新,商业银行可以使用创新业务和创新工具通过货币市场调整其超额准备。超额准备弹性的加大,使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力度减弱。(www.xing528.com)

(三)金融创新使再贴现政策的作用下降

再贴现政策发挥作用的程度取决于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再贴现业务的依赖程度的大小。如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再贴现业务的依赖性大,则再贴现率的调整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力度就大;反之则小。金融创新使商业银行融资渠道多样化,融资方式更加灵活,且成本较低,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出售证券、贷款资产证券化、同业拆借、发行短期存单,以及从欧洲货币市场借款等渠道满足自己的流动性需要。金融创新后,商业银行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贷款,其对中央银行再贴现业务的依赖性下降,使得再贴现政策的作用力度减弱。例如,当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以及时地通过金融创新工具从货币市场补充其超额准备并维持其规模不变,这样,中央银行紧缩信用的目的难以达到。

(四)金融创新强化了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

金融创新引起的融资证券化趋势及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全球化趋势,非常有利于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并且使其影响广度和深度增加。第一,金融创新拓宽了公开市场业务作用的范围。金融创新使一国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在本外币市场都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在本币市场上,中央银行可以使用政府债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等金融工具的买卖吞吐基础货币;在外币市场上,可借助远期、掉期、互换等创新交易通过公开市场操纵干预和调节市场。而且,金融创新促进了金融自由化,使得一些原来金融市场并不发达的国家也能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调控货币量。第二,金融创新深化了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强度。在金融创新的证券化趋势中,金融机构调整了其资产负债构成,在其总资产中有价证券的比重增加,特别是政府债券成为金融机构举足轻重的二级准备。金融机构对公开市场的依赖性增加,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力增强。同时,随着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创新,有价证券成为社会公众持有的重要资产形式,并且在总资产中比重不断增加。因此,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不仅直接影响金融机构的运作,而且间接影响社会公众的行为。第三,金融创新使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灵活性增强。一方面,金融工具创新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提供了大量可供买卖的工具,使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手段更为丰富;另一方面,金融交易方式的创新,如回购协议等方式使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买卖方式更为灵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