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融学:货币政策目标的统一与矛盾

金融学:货币政策目标的统一与矛盾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个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性,决定了同时实现四个目标是不大可能的。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为了稳定物价,就需要抽紧银根,紧缩信用,降低通货膨胀率,其结果将会导致经济衰退与失业率上升。所以,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是一对矛盾。两者的关系可用菲利普斯曲线加以描述。

金融学:货币政策目标的统一与矛盾

如果既能够保持物价的稳定,又有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国际收支也维持基本平衡,这当然是宏观经济的最佳状态。但这毕竟是一种理想境界,在实际经济生活中难以达到。四个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性,决定了同时实现四个目标是不大可能的。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

为了稳定物价,就需要抽紧银根,紧缩信用,降低通货膨胀率,其结果将会导致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为了增加就业,又需要扩张信用,放松银根,增加货币供应,以增加投资和刺激消费,其结果又会导致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所以,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是一对矛盾。要实现充分就业,就要忍受通货膨胀,要维持物价稳定,就要以高的失业率作为代价,两者不能同时兼顾。

两者的关系可用菲利普斯曲线加以描述。澳大利亚籍的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研究了1861—1975 年英国的失业率和工资物价变动率之间的关系,并把这种关系概括为一条曲线,人们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如图11-2 所示,说明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的此消彼长的置换关系。

图11-2 菲利普斯曲线

从图11-2 中可以看出,作为中央银行来说,其选择有三种情况:① 通货膨胀率较高但充分就业的A 点;② 失业率较高但物价稳定的B 点;③ 在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的两极之间(即A 点与B 点之间)进行权衡或相机抉择。(www.xing528.com)

(二)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经济增长无疑能为稳定物价提供物质基础,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之间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稳定物价要求收紧银根、压缩投资需求、控制货币量与信用量;而要使经济有较高的增长速度,则要求增加投资,充分就业也要求增加投资量以吸收更多的劳动力。所以,中央银行难以兼顾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

(三)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由于经济增长带动了进口增加,出口产品面临由于国民收入增加带来的需求增加,如果进口的增长快于出口的增长,就有可能导致贸易差额的恶化。同时,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就需要增加投资,在国内资金来源不足的情况下,外资流入可能会造成资本项目出现顺差。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国际收支失衡,但不能确保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共存。吸收外资、由资本流入来弥补贸易逆差毕竟是有限的,并且还存在着偿付外债本息的问题。依靠资本流入来弥补经常项目逆差的方式,只能是暂时的,并且所实现的均衡也是非实质性的均衡。反之,在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通常要求压制国内的有效需求以减少进口,争取消除逆差,这有可能会影响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导致经济衰退。因此,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也很难同时并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