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测量降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测量降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降尘是指100~500μm的物质。集尘缸,可连续测定30天,测定结果以每月每平方公里的降尘吨数[t/]来表示,该法是利用大气中的灰尘,自然沉降在集尘缸内,经蒸发、干燥、称重量来测定降尘量。2)集尘缸测量应安放在杆塔横担上或附近高大建筑物顶上,距顶1.5m高度为宜。

测量降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空气中的颗粒物是由大气XYZ三个方向向上平移,形成了扬尘,或工业污染源高空排放的烟尘,在风的作用下进行湍流扩散或弥散,在一定的湿度下,由于颗粒物的自重,浸润性、荷电性,粒附性而降低落在绝缘子表面或吸附在绝缘子表面上形成了污秽,积污严重会使泄漏比距降低,爬电距离缩短造成污闪,对降尘的监测是防污闪的重要内容。

(1)空气中的颗粒物的分类。

1)空气中颗粒物是指空气中分散的液态或固态物质,直径一般在0.0001~200μm之间。

2)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直径≤100μm的物质。

3)降尘是指100~500μm的物质。

4)漂尘即可吸入颗粒物(PM)是直径≤10μm的物质。

(2)绝缘子表面污秽物的化学分析

1)可溶物中溶盐主要阳离子为Ca2+、NH+4、Zn2+、Na+、Mg2+、K+等,阴离子为、NO-3、CL-、HCO-3、CL-、HCO-3、F-等。其中Ca2+离子含量最大,占总阳、阴离子的50%~80%。

2)各种阳阴离子经配合,形成盐有:钙盐(Ca)、锌盐(Zn)、铵盐(HN4)、镁盐(Mg)、钾盐(K),一般钙盐占主要成分。与阴离子配主要是硫酸盐、硝酸盐氯化物

3)经统计分析,硫酸钙和一价盐全部盐类的比重分散性较大,硫酸盐占30%~70%,均值为50%,一价盐分10~30%。其他盐类占25%,结论:一价盐偏高的是农田盐碱地化肥污秽、电厂污秽。硫酸钙偏高的是水泥污秽,一般农田污秽。

4)对同一地区发生3次及以上不明原因跳闸或污闪的应对绝缘子表面积污的污秽进行化学分析。

(3)粉尘的测量,推荐使用便携式数字粉尘仪,选用仪器应满足下列条件:

1)检测灵敏度 P5L1 1PCM=0.01mg/m3 P5L2 1PCM=0.001mg/m3

2)测定范围0.01~100mg/m3 0.01~10mg/m3

3)测定时间 标准时间1min(设有0.1、1、3、5、10、15min手动)

4)测量精度 ±10%

5)计数器4位液晶显示

6)模拟输出0~10mv记录仪连续监测

7)电源 可充电池,连续使用时间≥12h

(4)粉尘的重量法测量推荐使用。集尘缸,可连续测定30天,测定结果以每月每平方公里的降尘吨数[t/(km2·月)]来表示,该法是利用大气中的灰尘,自然沉降在集尘缸内,经蒸发、干燥、称重量来测定降尘量。

(5)粉尘测量的注意事项:

1)便携式数字粉尘仪适用随机抽测,应安放在与绝缘子相同的高度或高于绝缘子高度采集样品。

2)集尘缸测量应安放在杆塔横担上或附近高大建筑物顶上,距顶1.5m高度为宜。

3)设缸前应将缸洗净加300~500ml的水,夏季加200ml的硫酸铜液,冬季加300ml的乙醇,记录缸号和时间。

4)取样为30±2天,用塑料袋套口。

5)实验室应按标准实施室配备。仪器及试剂,按实验步骤进行。计算公式如下。

非水溶性降尘量计算公式:

式中 M1——非水溶性降尘量,t/(km2·月);(www.xing528.com)

W1——非水溶性降尘及古氏坩锅重(带酸洗棉),g;

W2——古氏坩锅(带酸性棉)重,g;

S——集尘缸缸口圆面积,m2,集尘缸内径1500mm,高300mm;

n——采样天数(0.1天至24h)。

水溶性降尘量的计算公式:

式中 M′δ——水溶性降尘量,t/(km2·月);

W1——水溶性降尘及瓷蒸发器重量,g;

W2——瓷蒸发器的重量,g;

n——采样天数;

S——集尘缸口面积,m2

总降尘量M按下式计算:

式中 M1——非水溶性降尘量,g;

M′δ——水溶性降尘量,g。

(6)降尘监控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见表4-35。

1)一般应于无组织排放源上风向2~50m范围内设监控点,排放源下风向2~50m范围内设监控点,详见表4-35所示。

2)周边浓度最高点一般应设于排放源下风向的单位周界外10m范围内。如预计组织排放的最大落地浓度点超出10m范围,可将监控点移至预计浓度最高点。

3)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的各种尘,详见表4-35。

4)排放氯气的排气筒不得低于25m,详见表4-35。

5)排放氰化氢的排气筒不得低于25m,详见表4-35。

6)排放尘气排气筒不得低于25m。

(7)粉尘可用盐量表作电导率和盐密测定,对盐密严重超标,降尘严重超标的地区,应每年对绝缘子进行全方位监测,并及时测量结果报告主管部门。

表4-35 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表

续表

(8)总悬浮颗粒物分析方法为重量法,应按GB/T 15432—95标准执行。可吸入颗粒物分析方法为重量法,应按GB6921—86标准执行。总悬浮颗粒物TSP年平均浓度限值0.3mg/m3;日平均0.5mg/m3,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限值0.15mg/m3;日平均0.25mg/m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