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倾斜杆塔的扶正和移杆方法

倾斜杆塔的扶正和移杆方法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倾斜杆塔的扶正运行的杆塔因各种原因有时发生倾斜,当其倾斜程度超过运行标准时,须将杆塔扶正,这一工作称为正杆。若倾斜的电杆基础未埋设卡盘,可待电杆调正后加装卡盘。拉线松弛也是引起电杆倾斜的重要原因。对这种情况可以重新开挖马道并调直拉线棒后再调紧拉线扶正电杆。如果由于汽车、拖拉机等撞击拉线造成电杆倾斜时,首先应检查电杆损伤与否、抱箍是否下滑、拉线棒是否撞弯,然后针对损坏情况进行处理。

倾斜杆塔的扶正和移杆方法

(一)倾斜杆塔的扶正

运行的杆塔因各种原因有时发生倾斜,当其倾斜程度超过运行标准时,须将杆塔扶正,这一工作称为正杆。正杆之前应判明造成杆塔倾斜的原因,最常见的原因有基础下沉、拉线松弛、外力破坏等。对于杆塔倾斜不太严重的情况,一般可采取以下的加固措施:对于倾斜严重的杆塔,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加固设计,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由于原设计考虑不周或雨季长时间积水,有可能因土壤抗压强度不够,引起杆塔基础不均匀下沉,从而造成杆塔倾斜。对带拉线的单杆基础,在基础下沉时必然造成拉线松弛。如电杆下沉量不大,导线对地距离尚能满足要求,而电杆又未出现裂纹等其他问题时,则可以只调紧拉线并用拉线将电杆扶正。

带拉线的双杆,基础下沉时也会造成某一根杆的拉线松弛,这时可先拆开叉梁的下抱箍。再调紧拉线并正杆,然后把横担找平再装好叉梁抱箍。

如为转角杆,杆向转角合力方向倾斜时,最好打一条临时外角拉线(转角合力方向的相反方向),用该拉线调正电杆。

无拉线电杆倾斜,常因埋深不够或土壤松软所致。若倾斜的电杆基础未埋设卡盘,可待电杆调正后加装卡盘。如电杆已有卡盘,则待电杆扶正后,在横线路方向加装拉线(简称人字拉线)。

对于自立式铁塔的倾斜,应采用经纬仪进行观测并记录(观测铁塔顶中心点的偏移值),然后在塔中心点定一木桩,经过3~6个月后再进行观测,若塔身倾斜无发展,可不进行处理;若倾斜继续增加,应进行加固设计,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固施工。但在未进行加固之前,可采取加装临时拉线的应急措施。

拉线松弛也是引起电杆倾斜的重要原因。由于拉线抱箍螺栓未拧紧而导致拉线抱箍下滑,引起拉线松弛时,可先放松拉线下把的UT型线夹,将抱箍复位后拧紧抱箍螺栓,重新用UT型线夹调紧拉线即可。

有时一个抱箍上安装两条拉线,由于拉线的水平分力等于0,致使抱箍下滑。遇有这种情况时,可在紧贴原抱箍下面装一个承托抱箍,如图5-36所示。

图5-36 承托抱箍的安装

1—拉线抱箍;2—承托抱箍;3—拉线;4—主杆

因拉线的马道坡与拉线方向不一致,使拉线棒弯曲,经运行一段时间后,拉线受力将拉线棒勒入土中,从而使拉线松弛,引起电杆倾斜。对这种情况可以重新开挖马道并调直拉线棒后再调紧拉线扶正电杆。(www.xing528.com)

如果由于汽车、拖拉机等撞击拉线造成电杆倾斜时,首先应检查电杆损伤与否、抱箍是否下滑、拉线棒是否撞弯,然后针对损坏情况进行处理。如电杆局部破裂,必要时可更换新杆。如未露钢筋时可沿损坏处的电杆周围浇注厚度不少于100mm的混凝土。

以上所述电杆的倾斜均指电杆沿横线路方向倾斜。如电杆沿顺线路方向倾斜,往往是由于导线(或避雷线)的拉力差引起的,这时最有效的措施是沿顺线路方向加装拉线。

正杆时应首先在电杆倾斜方向的相反侧挖一个深500~800mm的坑,以免正杆时杆身受阻裂纹。

水泥杆的杆面裂纹未达到0.2mm时,可应用水泥浆填缝,并将表面涂平;在靠近地面处出现裂纹时,除用水泥浆填补外,并在地面上下1.5m段内涂以沥青。水泥有松动或剥落者,应将酥松部分凿去,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高一级混凝土补强。如钢筋有外露,应先彻底除锈,并用水泥砂浆涂1~2mm后,再行补强。修补水泥杆的工作,不宜在5℃以下的天气进行。

法兰盘连接的水泥杆连接处应紧密。允许在法兰盘间加铁垫片以调直杆身,但垫片不应超过3个,垫片总厚度应不大于5mm。

铁塔零部件锈蚀超过剖面面积30%以上,或因其他原因损坏降低了机械强度应更换或用镶接板补强。在不影响安全情况下补强采用焊接,不能用焊接时,可用螺栓连接。所用未镀锌的零部件及油漆脱落和锈蚀处都应清除铁锈,补涂油漆。

(二)移杆

电杆发生移动时,使电杆偏离线路中心线,如图5-37(a)所示,两根杆偏离Δl。遇到这种情况可按以下方法把电杆移到正确位置。

(1)首先将电杆打好临时拉线保持杆身稳定。

(2)将埋置电杆的土壤挖开,即挖一个电杆移动的通道。

(3)如电杆向右移动,可按图5-37(b)所示,沿左坑壁和底盘侧直立一块垫板。

(4)将千斤顶横置于两垫板间,摇动千斤顶摇柄,即可将电杆移向右侧。

(5)如电杆移动距离较大,可用钢丝绳套在底盘上由牵引设备牵引移动电杆,如图5-37(c)所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