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追求天下公正和道德明明的方法

古代追求天下公正和道德明明的方法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①;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②;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③;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④;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⑤;致知在格物⑥。为达到“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的目的,《大学》提出了八个具体的步骤。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临其事,亲持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从推求事物之理中,探明自我之知。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

古代追求天下公正和道德明明的方法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注释】

①齐:使……齐,即整治;整理。②修其身:陶冶其身心,涵养其德性。③正其心:使其心性端正专一。④诚其意:诚实地对待自己的意念。⑤致:使到来、招来、获得。知:知识。⑥格物:即穷究事物的道理和规律。格,推究、穷究。⑦庶人:平民,普通人。⑧所厚者,即“本”;所薄者,即和“本”相对的“末”。整句的意思是:本薄而末厚者,未之有也。

【品读】

这两段主要论述所谓“八目”的阶梯关系及其重要性,传达的是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

为达到“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的目的,《大学》提出了八个具体的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临其事,亲持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探知,而后明辨事物,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求为真知。从推求事物之理中,探明自我之知。人心如同一面镜子,本来全体通明,只被事物昏蔽,暗淡不清,现在逐渐擦去灰尘,使恢复光明,有了真知。知既至,则能明是非、辨善恶,闻见所及,胸中了然。诚意,就是要意念诚实。知既尽,则意可得而实,发于心之自然,非有所矫饰,自然能做到不欺人,不自欺,在“慎独”上下功夫,严格要求自己,修养德性。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意不自欺,则心之本体,物不能动,而无不正。心得其正,则公正诚明,不涉感情,无所偏倚。故意诚而后心正。修身,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无偏见,无邪念,才能为人民所拥护。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功夫的落脚点,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始发点。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齐家,就是要整齐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员,才能教化人民。治国,就是要为政以德,实行德治,布仁政于国中。君主要像保护初生的小孩那样保护人民,以至善之德教化人民,使人民除旧布新,日新又新。统治者要使仁、敬、孝、慈、信的仁爱之风充满全国,国治而后天下平。平天下,就是要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平天下最重要的是要求君主具有“洁矩之道”,具有以度己之心度人的崇高品质,作为人民的榜样。由于平天下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君主尊老兴孝,敬长兴悌,恤孤爱民,布行仁政。君主要实行恕道,坦诚至公,以德为本,举拔贤臣,提倡忠信,开源节流,以义为利,如此则能臻天下太平的境界。(www.xing528.com)

“八目”之中,格物、致知被认为是“为学入手”或“大学始教”,一般认为它是对事物的研究和获得真理的过程,在此,主要重点强调的是儒家传统文化典籍的学习与研究。诚意、正心,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守信、公正、不偏不倚。修身是指从知识到品行的全面提高,是知识修养与品德修养的和谐统一,是人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养成,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大学》说:“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又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大学》把家教与国治自然地、顺理成章地联系到一起,充分体现了儒家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的一贯特点。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合乎逻辑的扩大和延伸。儒家一贯提倡在家庭教育中要做到子孝、弟悌、父慈,倘若每家都做到了孝、悌、慈,也就自然能够实现国治、天下平了。因为“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明白了这些道理,那么从天子到普通百姓,都要以修身为本。修身这个根本要是乱了坏了,那么由此派生出的细枝末梢却能完好,是不可能的。没有什么东西是根本薄弱而末梢厚重的。这就叫作知本,这就叫作认知的极致。

结合上篇,《大学》所提出的“三纲领”和“八条目”具有强烈的伦理性和人文色彩,它着眼于个人道德社会道德的完善,反映了儒家传统文化的突出特色;另外三纲领和八条目都有极强的系统性、逻辑性与可行性,对汉以后的官学和私学皆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制定教育目的、指导学生修身、治学的指南。

【扩展阅读】

导言:明代心学大师王守仁,一心想成为圣贤,一直笃信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为了实践,他曾以心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希望能够格出竹子之理,但换来的却是刻骨铭心的失败,自己更因此而病倒了。从此,王守仁开始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守仁格竹

王守仁

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穷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这里意思,却要说与诸公知道。(选自王守仁著,吴光等编《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