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机械扫雷:突破地雷搜索的新方向

机械扫雷:突破地雷搜索的新方向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机械扫雷分为磙压式、犁翻式和击打式3种。机械扫雷开始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普遍研制了机械扫雷器材。扫雷磙扫雷磙,是挂装在坦克或履带式装甲车前部的钢质辊轮,用其碾压作用触发地雷的一种机械扫雷器,多用于雷场中开辟通路或大面积区域扫雷。扫雷犁扫雷犁,是挂装在坦克、履带式装甲车辆前部的钢质犁刀,用以将地雷翻出地面并推出车旁的一种机械扫雷器。

机械扫雷:突破地雷搜索的新方向

机械扫雷,是利用挂装在坦克、装甲车前的机械扫雷器扫除地雷的方法。机械扫雷分为磙压式、犁翻式和击打式3种。它主要用于雷场中开辟通路和大面积区域扫雷。机械扫雷的优点是能在行进中扫雷。扫雷坦克前面扫雷,而后续坦克沿扫雷通路跟进。其缺点是质量大,目标大,机动性差,扫雷速度慢,易受敌方火力毁伤。机械扫雷开始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普遍研制了机械扫雷器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多数国家没有大的发展,而苏联却大量生产了犁翻式和磙压式扫雷器,且大量装备到装甲部队。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仿造苏式扫雷器,先仿扫雷犁,后经试验被地雷炸坏而停止发展,转而仿造了扫雷磙。

(1)扫雷磙

扫雷磙,是挂装在坦克或履带式装甲车前部的钢质辊轮,用其碾压作用触发地雷的一种机械扫雷器,多用于雷场中开辟通路或大面积区域扫雷。其优点是扫雷非常有效;缺点是笨重,影响坦克的机动性,而且使用寿命短。扫雷磙有全宽式和车辙式两种类型。全宽式的辊轮宽度略大于车体宽度,通过雷场时可触发辊轮下的触发地雷,为坦克开辟一条全宽式通路。此种扫雷磙质量大,机动性差,扫雷速度慢,逐渐被车辙式扫雷磙代替。车辙式扫雷磙的辊轮被挂装在履带前,其宽度略大于履带宽度,通过雷场时可以触发辊轮下的触发地雷,一次通过为坦克开辟出一条车辙式通路。此种扫雷磙质量小(通常为7~8 t)、挂装方便。不扫雷时可将辊轮悬挂起来,装甲车辆可正常行进;扫雷时将辊轮放下,扫雷速度可达6~12 km/h。扫雷磙扫雷的缺点是只能扫除一次作用的触发地雷,而不能扫除复次压发或多次压发的地雷,且对于某些非触发地雷无能为力。

典型产品有苏联的∏T-55扫雷磙。该器材用于在雷场中开辟车辙式通路。基础车为T-54/55坦克,行驶速度为18~24 km/h,扫雷速度为10~12 km/h,每侧扫雷宽度为0.83 m,中间未扫宽度为1.7 m。扫雷磙总质量为6.7 t,共2组,每组3片,每片磙质量为500 kg。两组扫雷磙轮之间有一条铁链,用于扫除带触发引信的地雷。扫雷磙安装时间为10~15 min,拆卸仅需3~5 min。

(2)扫雷犁(www.xing528.com)

扫雷犁,是挂装在坦克、履带式装甲车辆前部的钢质犁刀,用以将地雷翻出地面并推出车旁的一种机械扫雷器。它多用于防坦克地雷场中开辟通路或大面积区域扫雷。有全宽式和车辙式两种类型。全宽式扫雷犁的犁刀正面宽度略大于坦克的车体宽度,通过雷场时可将犁刀宽度内的地雷翻出地面并推到车体两侧,一次通过可为坦克开辟一条全宽度通路。此种扫雷犁质量达4 t多,机动性差,扫雷速度慢,逐渐被车辙式扫雷犁代替。车辙式扫雷犁为两片,分别挂装在坦克履带前。其宽度略大于履带宽度。两片犁刀的质量通常在1~2 t之间,机动性好,扫雷速度可达6.5~12 km/h。车辙式扫雷犁通过雷场时可将犁刀宽度内的地雷翻出并推出车旁,为坦克开辟一条车辙式通路。与扫雷磙相比,扫雷犁质量小、机动性好、能扫除各种地雷。不仅如此,它还能扫除通路上的其他障碍物,如推移三角锥,克服防坦克壕、弹坑等。其缺点是容易被翻响的地雷炸毁。典型代表产品有苏联的KMT扫雷犁系列、美国的“狼獾”破障车全宽度扫雷犁和英国的SCAMBA全宽度扫雷犁。

(3)扫雷链

扫雷链,是挂装在坦克、履带式装甲车辆前部,能够随轴转动的金属链,用其对地面的抽打作用击爆地雷或使其失效的一种机械扫雷器。它由传动轴、臂架、传动机构、鼓轮及链条等组成。传动轴装设在臂架上,在传动机构的带动下进行高速转动,带动鼓轮转动将金属链旋转起来,以其冲击力不断击打地面。当其击中地雷时可将地雷击爆或将其结构击坏而失效,从而达到扫雷的目的。扫雷链设置宽度略大于车体宽度,而扫雷时其扫雷宽度也略大于车体宽度,主要用于大面积区域扫雷。扫雷链扫雷的优点是能够扫除各种类型的地雷;其缺点是扫雷效率低,前进速度慢。扫雷时的速度通常为1~2 km/h,扬起的尘土影响驾驶员工作,且不能用以克服其他障碍物。典型产品有德国的“雄野猪”扫雷坦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