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配置公共网络OSPF核心区域

如何配置公共网络OSPF核心区域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OSPF使用4类不同的路由,优先顺序为区域内路由、区域间路由、第一类外部路由、第二类外部路由。Type1是Router LSA,所有的OSPF speaker都会产生该类LSA,只在区域内传播,包括路由器自身的拓扑信息和路由信息。在每种网络类型中,OSPF的邻居建立方式及配置命令有所不同。工作任务——公共网络OSPF核心区域配置电信公司需要建立区域网络,以进行网络结构改造,对互联网进行系统化管理。建立区域网络配合OSPF区域路由协议,首要的工作任务是建立OSPF核心区域。

如何配置公共网络OSPF核心区域

学习目标

·掌握单区域OSPF的配置

·理解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工作过程

·掌握实验环境区域验证的方法

任务引言

RIPv2在网络路由协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它的路由汇总还存在一些问题,而OSPF是路由汇总较好的协议。

知识引入

OSPF是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即开放最短路由优先协议)的缩写。它是IETF组织开发的一个基于链路状态的自治系统内部路由协议。在IP网络上,它通过收集和传递自治系统的链路状态来动态地发现并传播路由,如图4-5-1所示。

图4-5-1 OSPF路由

每一台运行OSPF协议的路由器总是将本地网络的连接状态(如可用接口信息、可达邻居信息等)用LSA(链路状态广播)进行描述,并广播到整个自治系统中。这样,每台路由器都收到了自治系统中所有路由器生成的LSA,这些LSA的集合组成了LSDB(链路状态数据库)。由于每一条LSA是对一台路由器周边网络拓扑的描述,则整个LSDB就是对该自治系统网络拓扑的真实反映。

根据LSDB,各路由器运行SPF(最短路径优先)算法,构建一棵以自己为根的最短路径树,这棵树给出了到自治系统中各节点的路由。

OSPF可以根据自治系统的拓扑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区域(AREA),这样区域边界路由器(ABR)向其他区域发送路由信息时,以网段为单位生成摘要LSA。这样可以减少自治系统中的LSA的数量,以及路由计算的复杂度

OSPF使用4类不同的路由,优先顺序为区域内路由、区域间路由、第一类外部路由、第二类外部路由。

区域内和区域间路由描述的是自治系统内部的网络结构,而外部路由则描述了应该如何选择到自治系统以外目的地的路由。一般来说,第一类外部路由对应于OSPF从其他内部路由协议所引入的信息,这些路由的花费和OSPF自身路由的花费具有可比性;第二类外部路由对应于OSPF从外部路由协议所引入的信息,它们的花费远大于OSPF自身的路由花费,因而在计算时将只考虑外部的花费。

定义了不同的路由器类型,因此需要多种LSA。

Type1是Router LSA,所有的OSPF speaker都会产生该类LSA,只在区域内传播,包括路由器自身的拓扑信息和路由信息。

Type2是Network LSA,只在MA网络中出现的两类LSA由DR产生,包括与DR相连的所有网络的信息,只在区域内传播。

Type3是Network summary LSA,由ABR产生,告知区域内路由器区域外的路由条目。当有多个ABR时,使用cost来确定,这个cost是由区域内路由器将外部路由cost和内部cost简单相加所得(metric-Type 1),而不是运行SPF算法,因此,可以说在区域内OSPF是一种链路状态协议,而在区域间是一种距离矢量协议。

Type4是ASBR summary,由ABR产生,用来广播ASBR的位置。用“show ip ospf database”命令可以看到Type4 LSA总是一个hostmask 255.255.255.255,并且Type4是数据库中唯一没有Area属性的LSA。

Type5是external summary,由ASBR产生,是非OSPF设备的路由信息。通常在一个大型网络中,路由器的数据库中都会存在大量的此类LSA,给路由器产生较重的负荷,因此,可以用stub a来限制此类LSA的传播。

Type7是在NSSA这个特殊区域内产生的,用来描述重发布注入进来的路由信息。由于NSSA不允许有Type5,所以开发了Type7,其只允许在本区域防洪,出去的时候转换成Type5。

另外,OSPF根据物理链路的类型定义了几种网络类型。在每种网络类型中,OSPF的邻居建立方式及配置命令有所不同。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些网络类型。

①点到点网络:即Point-to-Point(P2P)型网络,是指该接口通过点到点的方式与一台路由器相连。此类型网络不需要进行OSPF的DR、BDR选举。当链路层协议是PPP或HDLC时,OSPF默认认为网络类型是P2P。在此类型的网络中,OSPF以组播方式(224.0.0.5)发送协议报文。

②广播型多路访问网络:即Broadcast型网络,网络本身支持广播功能。当链路层协议是Ethernet、FDDI时,OSPF默认认为网络类型是广播型。此类型网络需要进行OSPF的DR、BDR选举。在此类网络中,OSPF通常以组播方式(224.0.0.5和224.0.0.6)发送协议报文。

③非广播型多路访问网络:即NBMA(Non-Broadcast Multiple Access)型网络,虽然从一个接口可以到达多个目的节点,但是网络本身不支持广播功能,当链路层协议是帧中继、ATM或X.25时,OSPF默认认为网络类型是NBMA。此时OSPF的邻居需要管理员手动指定。在此类网络中,以单播方式发送协议报文。

④点到多点网络:即Point-to-Multipoint(P2MP)型网络,是指该接口通过点到多点的网络与多台路由器相连。P2MP型网络比较特殊,没有一种链路层协议会被默认为是点到多点类型。点到多点必须由其他网络类型强制更改而来。常用做法是将NBMA改为点到多点的网络。在该类型的网络中,默认情况下以组播方式(224.0.0.5)发送协议报文,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以单播形式发送协议报文。

工作任务——公共网络OSPF核心区域配置

【工作任务背景】

电信公司需要建立区域网络,以进行网络结构改造,对互联网进行系统化管理。建立区域网络配合OSPF区域路由协议,首要的工作任务是建立OSPF核心区域。拓扑图如图4-5-2所示。

图4-5-2 核心区域OSPF配置

【工作任务分析】

在模拟拓扑中,在边缘设备Isprtr1、Isprtr2和Isprtr3上部署动态OSPF路由,本任务仅采用根区域(Area 0)进行交互路由信息,最终实现总公司网络和分公司网络之间互联互通。若动态OSPF路由配置成功,则在所有节点之间都能够正常通信。详细的地址要求见表4-5-1。

表4-5-1 公共网络信息

续表

(www.xing528.com)

【任务实现】

1.先对路由器进行初始化设置,配置路由器的主机名、日志自动换行、禁止域名查询、配置安全加密的特权密码,并根据表4-5-1配置网络地址

2.在Isprtr1中启用OSPF进程号为1,路由ID号手动设置为1.1.1.1。手动设置路由ID有利于构建更稳定的OSPF网络。使用network宣告直连网段到OSPF进程中,所有接口均宣告到Area0。

3.在Isprtr2中启用OSPF进程号为1,路由ID设置为2.2.2.2,使用network宣告直连网段到OSPF进程中,所有接口均宣告到Area0。

4.在Isprtr3中启用OSPF进程号为1,路由ID设置为3.3.3.3,使用network宣告直连网段到OSPF进程中,所有接口均宣告到Area0。

5.在Isprtr1上检查OSPF邻居。通过测试可以看到,当前路由器邻居分别为2.2.2.2(Isprtr2)和3.3.3.3(Isprtr3)。

6.为了确保路由信息之间的安全交互,建议启用路由身份验证。在所有路由器上进入OSPF进程1,启用区域性的MD5身份认证。

7.在Isprtr2上检查OSPF区域性的MD5身份认证。

8.在Isprtr2上检查OSPF路由表,当前已经学习到对应的路由信息。

9.在Isprtr2上使用“ping”指令进行网络连通性测试。

问题探究

1.简述RIP和OSPF路由协议的相同点与区别。

2.简述OSPF是否一定要加子网掩码

3.简述OSPF形成邻居的要求。

4.简述不同网络类型对OSPF的影响。

5.简述不允许传输广播和组播的邻居如何建立OSPF邻居。

图4-5-3 OSPF动态路由配置

知识拓展

router ospf process-id:配置OSPF路由。其中,process-id标识OSPF路由处理进程。

项目拓展

利用所学路由器OSPF路由配置方法,完成图4-5-3、表4-5-2和表4-5-3所示的路由配置。

表4-5-2 网络设备信息

续表

表4-5-3 PC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