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流挂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

流挂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5流挂现象实例图2.原因分析对立面工件进行涂装施工过程中,出现流挂的原因是,涂装过程中工件表面的局部甚至大面积的湿膜不能对抗重力的作用,呈现了向下流动的现象。图4—6流挂测试示意图3.解决方案在涂装过程中要解决流挂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流挂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

1.问题描述

涂料在根据所需涂膜厚度进行涂装施工时,出现局部甚至大面积的漆液流动造成的波纹,甚至在工件底端出现液滴垂下的现象,称为流挂,如图4—5所示。

图4—5 流挂现象实例图

2.原因分析

对立面工件进行涂装施工过程中,出现流挂的原因是,涂装过程中工件表面的局部甚至大面积的湿膜不能对抗重力的作用,呈现了向下流动的现象。而对抗重力作用有两个方面因素:(1)湿膜在工件表面附着,产生的摩擦力,该摩擦力的方向因重力而起,与重力方向相反;(2)涂膜自身黏稠,加上溶剂挥发,干燥后变得更加黏稠,涂膜自身流动性变差的同时,涂膜与工件表面可产生的摩擦力也随之升高。

因而出现流挂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的,影响因素有:(1)涂料施工时的黏度较低,流动性太好;(2)工件表面粗糙程度太低,与涂膜之间形成的摩擦系数较小;(3)涂料干燥速度不够或触变性不够强,不能在雾化过程中大量挥发,涂覆在工件上后黏稠度迅速上升,迅速降低流动性;(4)涂装的湿膜厚度太高,涂膜与工件表面在涂膜最外层的摩擦力,不足以对抗重力;(5)环境温度过低及环境当中涂料主体溶剂含量过高(水性涂料尤为需要关注空气湿度的影响)。

图4—6为涂料流挂性能测试示意图,如图4—6(a)所示涂膜厚度为1 000 μm时出现了流挂现象,图4—6(b)中涂膜厚度在225 μm时,开始出现流挂。也就是在相同测试的施工黏度和环境下,图(a)中的涂料一次性施工湿膜厚度可在500 ~ 1 000 μm不出现明显流挂,而图(b)中的涂料一次性施工的湿膜厚度不能超过200 μm,否则会出现流挂现象。

图4—6 流挂测试示意图

3.解决方案(www.xing528.com)

在涂装过程中要解决流挂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通常工件表面粗糙度是固定的,确保经过了必要的前处理;

(2)确定施工黏度是否合理,避免因为施工黏度过低引起流挂;

(3)对于油性涂料开稀选用合适干燥速度的稀料,对于水性涂料需要在涂料配方设计上做出快干方案的调整;

(4)对于容易流挂的涂装工件,在涂料选择的时候,选用具有一定触变性的涂料,尽量避免涂装造成的流挂;

(5)对涂装施工的湿膜厚度做出明确的上限控制,避免流挂的产生;

(6)对涂装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温度、空气湿度、喷房的进风与出风的有效控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